半條棉被里的初心
1934 年 11 月的湖南汝城,寒風裹挾著冷雨,在群山間肆意呼嘯。中央紅軍衛生部駐扎在沙洲村時,三位女紅軍借住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低矮的土坯房四處漏風,老人只能用破棉絮勉強遮擋風雨,家中僅有的一床棉被早已千瘡百孔。
女紅軍們看到老人的困境,主動將自己的行軍被鋪在老人的床上。那段日子里,她們白天幫著老人挑水砍柴,夜晚圍坐在火塘邊,講述外面世界的革命故事。臨別時,國民黨追兵將至,三位女紅軍執意要把被子留給老人,徐解秀堅決不肯接受。爭執間,一位女紅軍掏出剪刀,“嘶啦” 一聲將被子剪成兩半,“大娘,等革命勝利了,我們給您送條新的,一床厚的!”
這半條棉被,承載著共產黨人與群眾風雨同舟、血脈相連、生死與共的魚水深情。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紅軍戰士們面臨著敵人的圍追堵截,物資極度匱乏,但他們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半條棉被的故事,是紅色精神最質樸的詮釋,它告訴我們,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寫在了旗幟上。今天,當我們重溫這個故事,更應傳承這份初心,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
作者:楊映涵、吉小雪 來源:自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