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生活:
大二的時光像一幅漸次暈染的油畫,褪去了大一初入校園的青澀懵懂,又尚未沾染大三的焦灼迷茫,在學業與生活的交織中,我觸摸到了成長的輪廓。
課堂上,專業課程的難度陡然提升,《數據結構》里復雜的算法像一團團纏繞的絲線,常常讓我在深夜的自習室里皺緊眉頭。但正是這種思維的挑戰,讓我逐漸學會在難題中抽絲剝繭。記得小組合作完成課程設計時,與隊友們為了一個程序模塊反復討論到宿舍熄燈,月光透過窗戶灑在電腦屏幕上,當代碼終于成功運行的那一刻,我們擊掌歡呼的聲音在空蕩的走廊里回蕩。這些在知識海洋中掙扎與突破的瞬間,悄然鍛造著我的專業素養。
社團活動成了另一片揮灑熱情的天地。作為辯論隊的一員,每周的備賽時光總是充實而熱烈。我們圍坐在活動室里,就“科技發展是否讓人更孤獨”這樣的辯題展開激烈討論,從圖書館查閱海量資料,到模擬賽場上的唇槍舌劍,每一次思維的碰撞都讓我看到問題的多面性。站在聚光燈下辯論時,曾經內向的我,也能從容不迫地表達觀點,收獲的不僅是比賽的榮譽,更是敢于展現自我的勇氣。
課余時間,我開始探索校園外的世界。周末常常約上好友,騎著共享單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打卡小眾咖啡館,漫步在古老的街巷,感受這座城市獨特的煙火氣。也嘗試著做兼職,在輔導班當助教的日子里,面對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后來能游刃有余地組織課堂,這段經歷讓我體會到生活的不易,也更加珍惜校園時光。
大二的校園生活,有解不開難題的苦惱,有社團活動成功的喜悅,有探索未知的新奇,也有對未來的些許迷茫。但正是這些交織的片段,構成了青春最真實的模樣。站在大學時光的中點,我知道,前方還有更多的風景等待著我去遇見,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去征服,而我,已做好準備,繼續奔赴這場成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