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詩行
清晨六點五十分,圖書館前的櫻花樹下已經排起長隊。背著雙肩包的學生們裹著薄外套,有人捧著單詞本小聲誦讀,有人用平板刷著網課視頻。這是大學校園里再尋常不過的晨光剪影,卻藏著青春最動人的注腳——那些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憧憬,都在朝陽升起的時刻悄然生長。
推開教學樓的玻璃門,走廊里浮動著咖啡與書本混合的氣息。階梯教室里,白發教授用激光筆在投影幕布上勾勒出理論框架,后排的學生們低頭記錄,偶爾抬頭與教授目光交匯,思維的火花便在一問一答間迸發。隔壁的研討室里,小組作業的討論聲此起彼伏,有人用馬克筆在白板上繪制思維導圖,有人操作著筆記本電腦調試數據模型。大學課堂不再是單向的知識灌輸,而是思想碰撞的磁場,每個人都在探索屬于自己的學術坐標。
午后的校園浸潤在慵懶的日光里。食堂窗口飄出糖醋排骨的香氣,穿著運動服的少年們抱著籃球結伴而行,草坪上三三兩兩的學生鋪著野餐墊復習功課。社團招新的攤位前,吉他社的即興演奏吸引了不少駐足者,漢服社的姑娘們正在展示新設計的紋樣。我總愛在這樣的時刻漫步校園,看梧桐葉在風中翻轉,聽廣播站流淌出的鋼琴曲,感受這座園子獨特的脈搏。
暮色四合時,實驗室的燈光次第亮起。生物專業的學生戴著護目鏡觀察顯微鏡下的細胞分裂,計算機系的團隊圍在服務器前調試代碼,美術學院的畫室里,炭筆與畫紙摩擦的沙沙聲不絕于耳。我曾在深夜十一點路過工程訓練中心,機械臂的嗡鳴與焊接時的火花,訴說著科技探索永不停歇的執著。這些挑燈夜戰的身影,都在為青春澆筑沉甸甸的注腳。
周末的校園褪去了平日的匆忙。清晨的體育館里,羽毛球在空中劃出優美的弧線;午后的校史館,志愿者正在為參觀者講述百年校史;傍晚的露天電影場,銀幕上閃爍的光影映照著年輕的笑臉。而最令人期待的,是社團組織的各類活動——辯論賽上的唇槍舌劍,話劇社的舞臺演繹,天文社的觀星之旅,每個角落都躍動著年輕的熱情。
記憶最深的是去年深秋的銀杏節。整條林蔭道鋪滿金黃的落葉,攝影協會的成員架起三腳架捕捉光影,詩社的同學在樹下即興朗誦,而我們幾個好友則躺在落葉堆里談天說地。那一刻,時間仿佛靜止,只聽見風聲與笑聲交織成青春的旋律。
大學校園像一座永不落幕的劇場,每天都上演著不同的故事。這里有課堂上的思維激蕩,有社團里的志趣相投,有實驗室里的嚴謹執著,也有操場邊的肆意歡笑。它教會我們獨立思考,包容差異,在探索未知中發現自我。那些在圖書館度過的晨昏,在社團收獲的友誼,在實踐中積累的成長,都將成為人生最珍貴的財富。當青春的列車緩緩駛過這座園子,留下的不僅是一段時光,更是無數關于理想與熱愛的印記。
作者:張碩,冷晴川,王欣宇 來源:平時積累和網絡素材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暮色里的自習室
- 該篇文章以細膩筆觸勾勒大學校園生活。從暮色中圖書館的靜謐畫卷起筆,講述初入校園時室友陪伴探索的溫暖,備考時陌生人遞來薄荷糖的善
-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