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擔時代使命,鑄牢民族共同體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務,是新時代民族工作的主線。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作為新時代大學生,只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才能深刻認識到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對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正確把握,才能深刻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各民族共同選擇、才能深刻理解到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全國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就是認同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共同命運和共同文化。我們作為祖國建設者和接班人,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首要目標,在日常學習工作中,通過課堂學習、主題活動等形式,積極參加民族團結教育,加強中華文化認同,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覺做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踐行者和捍衛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團結友愛和睦相處,不做民族歧視或歧視任何一個民族的人。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不斷推進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時代大學生要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要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堅持維護祖國統一,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清醒、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堅持中華文化認同,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關鍵。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歷史形成的,中華文化認同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在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程中,要牢固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旗幟鮮明反對一切違背歷史發展規律和社會進步方向的錯誤思潮,抵制各種形式的“去中國化”言論和行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堅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始終保持宗教工作的良好態勢。這既是對我國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眾的要求,也是對全國各族人民的要求。大學生要充分認識我國的宗教問題始終是一個社會政治問題,必須在黨的領導下,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要堅決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絕不允許利用宗教進行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活動。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因此我們大學生一定要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戰略思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作者:潘欣雨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