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找不到上大學的感覺
大一開學時,一輛飛馳的校車把我從火車站直接拉到了現在的這片大學城。校園孤零零的,四處是黃沙和禿山。我高分考上重點大學的萬丈豪情一下跌到了谷底。
最近我和一些外校或在本部住宿和學習的同學有了些接觸,忽然發現,這3年我白白度過了,沒有一點上大學的感覺。大學城的高墻斬斷了我求知的興致。
外人可能會說,大學城是一個學習研究的好地方,生活在大學城里,資源實現共享,各種學術講座、學術交流帶來一場場頭腦風暴,讓我們這些學生在通識教育的大道上行走。聽說,省教育廳還要建一批大學城呢!
事實上,這是個封閉的環境。
我們的活動范圍就局限在這個孤島之中。業余時間就是上網、睡覺、K歌、喝酒,連逛街購物都要坐校車到42公里以外的市區,一路的顛簸讓人到了商場就喪失了購物欲望。我常常自嘲說,三年的收獲就是:體重飛快增加,打字速度增快,游戲段位提高。
大學應該是干什么的?哈佛大學校長說,是追求真理,是致力于照亮人性之美。很多人在回憶起大學生活時都提到,最大的收獲是文化的熏陶,是課上課下激烈的爭論培養出來的獨立思考能力。
為什么我們在這里只能是背單詞、記憶書本上的知識點、應付考試。
好多人在大學城上了幾年,從來沒到隔壁學校走一走、看一看。當被人問起隔壁學校在哪里?大多同學都會搖搖頭,沒去過,不知道!一墻之隔的兩所學校,卻仿佛在地球的兩端一樣遙遠。
特別是我們這些文科生,就像是被高校學術氛圍遺忘了一樣。那些學術交流活動、國際學術會議基本上都在本部舉辦,從沒人通知我們參與其中。大一的時候,我還為此憤憤不平,校方到底還把不把我們這些新校區的學生當大學生?漸漸地,就麻木了,自然而然就覺得無所謂,好像本部同學干了什么跟我們沒關系一樣。
在閉塞的西北,本來老師就容易“孔雀東南飛”。在我們這塊寂寞沙洲上,任教的老師就更容易跳槽了。我在這里的3年,眼看著老師走了一批又一批。現在可以到我們學校調查一下,剩下的教授級的老師根本沒有幾個。
學術理想破滅還是其次。作為文科生,不接觸社會,不參加社會實踐,這對于別的學校的同學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而對我們,就是生存方式。
大學城遠離市區,周邊環境很不發達。做家教、到企業兼職、做社會調查這些其他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都似乎跟我們絕緣。跟我們接觸的社會人多半是賣水果的當地農民。所以,學長畢業以后給我發E-MAIL,說到了工作崗位很不適應,一點社會經驗都沒有,太不善于和社會人打交道了。
也是,生活在大學城中的我,觸摸不到社會的真實氣息,消息閉塞,導致了“惟我獨尊”,以為上了大學真的就是天之驕子了。盡管也知道當今社會競爭的殘酷性以及就業的艱巨性,但是因為從來沒到招聘會上感受過,所以總以為那些離自己還太過遙遠。用一位學長的話,“置身大學城,在安逸的生活下變得高傲懶惰,進入社會后一個個就變成了生活的小丑。”
時間:2021-03-0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超六成受訪大學生希望30歲前結婚
- 作為一個“母胎solo”(指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單身、沒談過戀愛的人——記者注),就讀于山西大學的魏熙苒對于戀愛一直充滿期待,但她更
- 08-13
- 大學畢業生犯罪增多
- 大學生,常常被視為天之驕子,無數耀眼的光環籠罩著他們,他們的生活似乎不可能有陰影。然而近來,大學生犯罪的報道屢見報端,引起了社
- 03-15
- 畢業了仍過“校園生活”
- 寒假過后,各高校應屆畢業生都開始奔波于各個招聘會。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已找到工作的應屆畢業生目前奔波于校園和單位之間外,還有
- 03-15
- 曝光女大學生被包養協議
- 20日,深圳私家偵探鄭凡在他的奧一網博客“我在深圳做私人偵探的日子”里發布了一份“包養協議”——廣
- 03-15
- 女生的豐富多彩生活
- 1.大學時,宿舍兩姐妹去上自習,老六問老大:“這個單詞啥意思?”老大撓撓頭說:“昨天剛看的,今天就忘了,你打我一
- 03-15
- 大學生的六大憂郁
- 許多人用“抑郁”兩個字概括當今大學生的精神狀態,也的確有許多大學生說自己“抑郁”。我們這里有一個高考狀元,
- 03-15
- 校園逃課方法
- 大學校園中自我標榜的新新人類們,經歷了十年寒窗的痛苦折磨后,終于迎來了新的生活,在學校的各個角落中處處都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加之
-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