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歷經歲月的洗禮與沉淀,曾經飽經滄桑、滿目瘡痍的華夏大地,如今已山河無恙。那一段段血與淚交織的歷史雖已遠去,但卻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時刻提醒著我們:吾輩當自強。
回首往昔,自1840年鴉片戰爭起,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古老的華夏大地陷入了無盡的黑暗與屈辱之中。從《南京條約》的被迫簽訂,到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從八國聯軍侵華的肆意踐踏,到日本侵略者長達十四年的殘酷暴行,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然而,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無數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抗爭之歌。林則徐虎門銷煙,彰顯了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堅定決心;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毅然駕艦沖向敵艦,與敵人同歸于盡,展現了無畏的英雄氣概;楊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奮戰數月,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詮釋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前赴后繼、英勇抗爭,我們才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迎來了山河重光的那一天。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著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幸福生活。但我們不能忘記,和平并非理所當然,它是需要我們不斷去捍衛和守護的。當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局部沖突和動蕩此起彼伏,全球面臨著諸多挑戰和不確定性。在這樣的背景下,吾輩更應銘記歷史,以史為鑒,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強烈的憂患意識。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科技領域,我們要以創新為驅動,努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讓中國在世界科技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在文化領域,我們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讓中華文化的魅力在世界范圍內綻放光彩;在經濟領域,我們要秉持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山河已無恙,是先輩們用生命鑄就的輝煌;吾輩當自強,是我們對未來許下的莊重承諾。讓我們以先輩為榜樣,胸懷理想,腳踏實地,用青春和汗水書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壯麗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者:馬蓉蓉 劉子健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