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在看完《征程》第三集后,對“智造”的力量和重要性有了很深的理解與感悟。
回望中國的科技之路,我們一步步走來,正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邁進與轉化。“鯤龍AG60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水陸兩棲飛機,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是國家應急體系的“空中利器”,可以滿足森林救火與水上救援的迫切需求。它與大型運輸機運-20、噴氣式客機C919,并稱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而這三架飛機的成功創造也將中國的科技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它們也反映了中國綜合國力的強大與科技實力的進步,更是展現經濟實力的強盛。
我們應深知,使“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這也就意味著讓其不僅是產品產地的標志,更重要的是使其成為優良產品,它們也代表著國家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的象征,亦是中國設計水平的象征。為此,我們應深刻地踐行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團結、奮斗、夢想精神,將“中國創造”列入自身的人生目標中。我們堅信,中國青年團結一致,便可迸發出無限的力量,若億萬中國青年將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列為一個目標,為之奮斗,為之努力,我們相信,很快就能實現。從當下做起,鍛煉自己的能力,增強創造性思維,為中國創造的洪流貢獻涓滴之力。
“中國創造”的轉變,也是為“中國制造”而設計,使所有設計師和整個設計界為“中國制造”而設計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我們深知,任何的“中國創造”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需要為種種猜想進行無數遍實踐和推理,才能推理出正確結果。做為中國青年,我們應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要有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要有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要有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要有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我們應具備科研工作者所具備的精神,為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同時,觀看了視頻后,我們所了解的精神與品質也應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出來,當我們遇到難題時,要有堅持鉆研的精神,也要有創造性思維,將一種推廣至一類,能夠將效益最大化,也要將這些精神貫穿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也要將其貫穿于學習與工作中,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前途緊密結合,從當下做起,為中國智造、與中國創造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也向所有科研工作者致敬,是他們讓我們享受到了智造的力量,我們也將謹記智造的重要性,也會踏上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