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正確的大學生心理
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其文化程度無疑是比較高的,但文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決定著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每到畢業季,不少大學生為了找工作而愁眉苦臉,這一方面固然有社會失業率、經濟形勢的因素,與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比較低也有很大的關系。
大學生就業,往往面臨著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有著很明顯的特征:知識化程度高而社會化程度低;情緒波動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認可度高而人際協調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大學生的心理正處于成長期,就業又是人生發展的關鍵時刻,因此大學生有必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培養正確的就業心理。
1、消除浮躁波動情緒,構建良好心境。情緒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大學生就業情緒出現浮躁和波動,是心理成長期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但是,倘若情緒長期波動并郁悶在心中,就會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良好的就業情緒來自良好的心理,良好的心理來自良好的心境。因此,大學生應正視現實,適當調節就業情緒,端正就業目的,增強社會責任感,培育創新精神和開拓精神,克服就業情緒的浮躁和波動,保持愉快心境和良好情緒,從而在就業中掌握主動。
2、消除人際交往恐懼,培養和諧心態。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具有強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際交往易使大學生在心理上產生歸屬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態,保持身心健康。然而,自我感覺良好是當代大學生的鮮明特點。在獨生子女家庭中,部分大學生還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面對就業,他們在人際交往中有諸多不適應。因此,大學生在學校期間,不僅應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應學會與他人交往的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在與他人交往中更為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
3、消除急功近利心態,提高持續發展能力。大學生就業和成才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循序漸進。由于大學生年輕,在心理上往往急于求成。一旦在就業中遇到挫折,容易意志消沉,一落千丈。其實,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寧靜方能致遠。大學生的學習困難、人際關系緊張以及愛情失意和就業艱辛,都可能帶來心理挫折感。倘若對就業挫折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始終保持平和的就業心理,就能自如地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
從大學校園到職場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大學生要在職場上站得住腳,需要建立健康合理的就業心理,端正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在職場上獲得更好的發展。
時間:2020-03-31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