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攀比心理怎么辦
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這些數碼產品也成為了大多數大學生的必備的配置,每每開學季,給新生購置這些數碼產品也成了家長們的一道工序。然而,一些大學生對這些數碼產品的要求甚高,喜歡追逐潮流,光配齊這些數碼產品所需的資金就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更何況還有學費、生活費等其他支出。
誠然,上大學配置一些必要的數碼產品,這倒也并無不妥,畢竟時代不一樣了,數碼產品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能或缺的必備品之一。但是,手機有必要非得買最新款,最昂貴的么,電腦有必要非得高配置的么?有些學生甚至非“蘋果”不要,動輒要配齊“三件套”,完全不顧家庭條件是否能承擔的起,以至于讓自己的父母苦不堪言,默默流淚。這一切,都是炫富、攀比心理在作怪。
這種情況之所以出現,我們的社會、學校、家長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只顧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了能讓孩子成績提上去,而去滿足孩子一切的要求,自然而然這讓孩子覺得,要什么就得給什么,這是他們應得的。而學校呢,除了關注孩子的成績,起碼的道德教育與品德教育早早就排除于課程之外。至于,社會物欲膨脹導致的攀比與炫富惡俗興起,更對年輕人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那么,面對這種跟風的攀比心態,要如何應對呢?教育專家指出,攀比心理的主動引導與規避,主要通過合理的自我調節實現負性攀比到正性攀比的轉化,擺脫壓力的束縛,找到前進的動力,具體的方法包括:
1、盡可能地縱向比較,減少盲目地橫向比較
縱向比較是指個體和自己的昨天比較,找到長期的發展變化,以進步的心態鼓勵自己,從而建立希望體系,幫助個體樹立堅定的信心。橫向比較是指個體與周圍其他人的比較,有助于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2、通過自我暗示,增強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我暗示是一種強有力的心理調節技巧,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心理預期,增強個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具體表現為帶有鼓勵性質的語言、符號以及動作。比如,當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時,在心中默念“其實我也很好”之類的語句,久而久之,盲目比較的習慣就會有所改善。
對新生的攀比心理,家長沒必要去迎合,并且有必要該好好給孩子上一課。而學校對此問題也要有足夠的重視,努力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大學教育。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應該清除的認識到自己將來的責任與義務,要主動轉變心態,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大學生。
時間:2020-03-31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