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陷入一種“自愿消極”狀態
一、概念:
“自愿消極”是指個體由于偏頗的自我認識以及對客觀環境缺乏足夠的調查了解及分析等原因產生出一種自我否定的消極暗示后,形成的一種負面心理現象和自我輕視的心情特征。高校中有一些大學生在前進的道路上曾遇到過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挫折后失去信心,甘為平庸,不思進取,聽天由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陷入一種“自愿消極”的思維定勢之中。
二、表現:
1、低層次的成就動機決定著較弱的學習動機
成就動機是人們已經選訂了自己認為一種非常有價值的,但有一定困難后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并爭取獲得成功的那種行為動機后的心理傾向。“自愿消極”的大學生一般高考成績都比較低,考入到一所自己并不理想的大學后進入大學以后自己的專業又不理想,還有就是自己所就讀的大學硬件條件,氣候環境,地理位置等不適應,頭腦中長期被這些消極因子所盤踞,無心學習,學習動機長期激發不出來,出現“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的不和諧現象。
2、自卑心理導致人際關系缺乏
大學校園中,大學生的主要社會活動便是學習,“自愿消極”的大學生由于學習處于弱勢地位,自然而然地脫離了本專業本系統的同學,有個別甚至與本寢室里的室友都影形相吊,大量時間又很難打發,只好去網吧,上街游玩等。他們由于有自卑心理所支配從不去主動與人交往,生怕別人不理睬,怕失面子,有時干脆“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3、自我效能感低導致缺乏自信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完成一定水平的某種行為時所具備的信念和自我感受,由于“自愿消極”的大學生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水平與能力,總是對自己制定很低的行為目標,把自己精力傾注于如何防止“失敗”方面,甚至是失去若干獲得進取與成功機遇,在前進的道路上總是謹小慎為,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有一點挫折降臨,馬上就會給自己貼上“無能”的標簽。
三、成固:
1、客觀因素
“自愿消極”的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客觀生活環境中和社會上方方面面的負面信息與消極觀念作為刺激源,內心又缺乏“獨立”性所致,從心理疏導這個“窗口”得知,“自愿消極”的大學生,他們在中學里就不是出類拔萃,可是家長卻給予更多的高壓,親朋戚友也給予若干不切實際的贊許,弄得他們不能恰如其分地客觀評價自己,造成對自己的評價過高,曾經出現過許多“高期望值”。客觀是客觀,現實是現實,客觀是無情的,現實是真切的,結果外界的不切合實際的“捧殺”,導致他們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失誤,憑自己的能力在短時期內又不能主動恢復,只好選擇自暴自棄,自愿消極,艱難度日。
2、主觀因素
一個人要獲得事業的成功,個人的努力是主導,還有自己的能極與量級也是關鍵,任務的難度與機遇的巧合更不可忽視,然而“自愿消極”的大學生傾向于在“選擇任務的難度和機遇的巧合”這兩個方面去歸因,而不在“個人的努力”,“自己的能級與量級”這個方面找原因。一般來說,處于積極、正面、健康心理的大學生總是想到自己的優勢,充分體驗奮斗過程中的喜悅,鍥而不舍,持之以恒,抱有消極情緒的大學生總是老想自己的劣勢與薄弱環節,埋怨機遇不降臨于自己,把什么事都想得艱難與復雜,長期被消極的陰影籠罩自己的心靈,這樣過低的“自我實現價值”很容易派生出自輕自賤的情緒后陷入孤獨,沉默,自卑之境地。
四、應對
1、摸底調查團體輔導
先確定一個范圍,在一個系或一個專業范圍內,請心理委員或學生工作部的學生干部摸底,把“自愿消極”的大學生列表登記(不公開操作),然后學校與心理疏導工作室聯合約請這些大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地點,集合開會,每個同學發一個“文件袋”,袋里裝著一支普通的鉛珠筆,一個小本子,一本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書,還設計出一個精致的“心靈密碼向誰傾”的日記本,學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覺得學校并沒有忘記他們,受到了關注,接著請心理專家講一些積極,正面,陽光的心理講座,不要講消極的東西,因為他們很敏感,如果講消極的東西,他們馬上意識到這是在責難他們,他們會感到無地自容,甚至中途退出會場,如果他們一哄而散,弄得會議主持人難看。如果都講積極,正面,健康的富有激勵的內容,這些積極因子就會自然而然進入“自愿消極”大學生的腦際之中,把他們原有的消極因子一個一個地“擠”出去。會議之后學校還可以搞一些文體活動加以補充和強化,則效果甚佳。
2、實施個別心理疏導
凡有“自愿消極”的大學生聽了團體的心理輔導之后自然而然地有許多感想,有許多觸動,有許多體會,甚至有些苦悶會向“日記本”傾訴。有時甚至會拿著這個日記本主動地找心理咨詢師來進行個別的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主動地把“日記”給老師審閱,給予支持,這時正是“因勢利導”化消極為積極的最好契機,這時老師再給予若干支持和積極的心理暗示,他們都會自覺地去掉若干消極的自我暗示,給自己更多的積極的自我的暗示,同學們和老師們只要看到他們有了變化和進步,也會主動地與他們交朋友,這樣“自愿消極”就會悄悄地向自愿積極轉化。
以上應對策略是筆者多年來的“發明創造”,有些同行也曾學過這些“經驗”,其實作法也很簡單,其一是要耐心細致,傾出一顆愛心,其二是要與其他方面密切配合,總之,只要有想法,就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時間:2020-03-2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