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1日,法制日報以《校園性侵害,走開!》為題披露了北京市通州區永順小學數學教師陳友海幾年中因涉嫌猥褻、奸淫在校幼女數十人的事件,有的專家從加強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的角度,論述了預防校園性侵害的必要性。但這僅僅是一個方面,一些在校女生尚不足10歲(這在法律上是完全無行為能力人),即使有了一些防范性侵害的知識,由于年齡和生理上的原因,她們有時根本無法抵御“可敬老師”的侵害。
關于性的話題,對于家長和學校來說,就像一層永遠捅不破的窗戶紙,對于孩子,這個話題卻似乎永遠諱莫如深。
性成熟的提前使青少年婚前性行為增加和少女懷孕現象已經成為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性侵害除了強奸這樣嚴重的傷害之外,如果按照所謂的“性接觸”分類,包含兩類情況,一類是有身體接觸的行為,比如觸摸、撫弄兒童的隱私部位或讓兒童觸摸、撫弄他人的隱私部位;另一類是沒有身體接觸的行為,比如用猥褻的言語挑逗或取笑兒童等等。
據統計數據顯示,重慶市未成年人意外妊娠援助中心自成立以來,每月門診援助手術約30至40例,每學期的頭兩個月,手術量一般都會有所上升,20歲以下的占人流手術總數的三分之一。
今年28歲從事室內裝修設計的劉燁先生還沒有自己的孩子,他覺得讓現在的孩子知道自重才是最重要的。“現在的孩子接觸的東西太多了,我小的時候,對性是絕對沒有這么好奇的,現在的孩子聽到關于性的話題,但不知道怎么處理,缺乏正確的引導,門口的避孕套自動發放機也不會認人的年齡,要想從根源做起,還是讓孩子自重更重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