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敵”會消耗心理和生理能量
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有意無意地給自己樹立一個“假想敵”,而這個人可能是朋友、情敵、同事,甚至是父母。那么,“假想敵”是什么意思呢?所謂“假想敵”,就是根本不存在的敵人,只是內心虛設的一個對手,而且會花費大量的心理能量同這個對手作戰,并且不經意間把這種“斗爭”的心態帶到現實生活中來,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為了自己,請別跟“假想敵”較勁。
在職場中,常會見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在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他們總覺得某些同事在背后批評自己。于是,他們把這些同事當成自己的“敵人”,無論做任何事,都想和同事比一比,以證明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他們發現,自己在被這些“敵人”攆著跑,稍一停頓,就可能會被超越和取笑。這樣下來,搞得自身心力憔悴,不僅影響了工作,同時也打亂了自身的生活。
其實,可能很多身在職場的人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同事之間無可避免的會存在競爭和利益關系,那些比較孤僻、自恃清高、不善合作的人最有可能很容易把一些相對優秀、和自己水平相當的同事,視為競爭對手。說到底,“假想敵”出現的根源就是激烈的競爭,以及競爭帶來的心理防御機制。
這些人認為同事在和他競爭,時時刻刻都等待時機超越自己,這種情況也許是真實的。但是,這更可能是被他自己放大的假象,是他自己內心世界的投射。人們之所以設立“假想敵”,其實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假想敵”是什么?其實真正的敵人就是自己。
這類人一般很難接受自己的陰影面,也很難接受他人比自己優秀。如果內心長期設立“假想敵”,就會消耗心理和生理能量,最終消滅斗志,阻礙個人發展。長此以往,工作也會變得更糟糕。
如果你正忙著和“假想敵”較勁,就該調試一下心態。不要總找人競爭,也不要把自己的失敗歸結在無辜的同事身上,別跟“假想敵”較勁。要知道“假想敵”的出現,可能是對你工作的一個提醒,把他當成朋友,比當敵人更有利于自我成長和工作進步。
時間:2020-03-20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