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癥」經常影響患者日常生活。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周秉萱表示,恐慌癥是指在特定時間內強烈的恐懼感受,臨床上有十大指標征兆,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就出現有四項以上,即可判定為恐慌癥。
精神科醫師周秉萱表示,十大指標癥狀包括:一、心悸、心跳加快;二、出汗;三、發抖;四、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感;五、胸悶胸痛或不適;六、惡心或腹部不適;七、頭暈、走路不穩,頭昏沉、或暈厥;八、失去現實感(無法面對外在世界的狀況);九、失去控制;十、出現害怕感覺,感覺自己快死了,害怕即將死去。且出現手麻腳痛,發冷。若在十分鐘就出現四項以上的癥狀,就可算是恐慌癥。
周醫師表示,患者常見焦慮神經過度亢奮,可能出現多次反覆發作,可能在不定期的時間內發生,造成患者的擔心恐懼,經常需要對外求援,不斷就診。有些患者是擔心處在某個空間內,又俗稱「懼空癥」,希望馬上逃離某個地方。像是擔心坐飛機、火車、公車等空間內。不同患者發病癥狀影響程度不一。若過度的持續焦慮,造成身心失衡,已經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工作生活時,應盡快就醫尋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