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失業者薪水期望過高
大學設立浮濫,一直是臺灣教育長期令人擔憂的事情,導致大學畢業的學生滿街都是,而大學畢業生所學所用,若與職場的需求不符,甚至讓頂著大學光環畢業的學生,變成不愿低就,領比期望值低的薪水,則會使得業主找不人才,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互相矛盾的情況日益嚴重!因為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所公布的「102年人力運用調查」指出,我國長期失業一年的人數達7萬4000人,主要原因是「薪水太低。」
長期失業者薪水期望值超過三萬
主計總處公布今年5月進行的「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5月失業者有46萬3000人,失業期間1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達7萬4000人,占全體失業者的15.96%,較去年少3000人,下降0.52個百分點。長期失業者,以大學及以上程度者4萬人較多,占比高達53.7%,自民國97年調查以來的34.49%,5年間升至占逾半比率。
值得關注的是,長期失業者平均希望待遇是3萬2012元,較全體失業者希望待遇2萬9885元來得高,同時也較去年尋獲現職者的主要工作收入2萬8463元為高。
官員指出,去年尋獲現職者指的是在去年第1次找到工作或在去年又重新回到職場者,主要工作收入平均2萬8463元,長期失業者的希望待遇高于在去年找到工作者的平均收入。
時間:2020-03-1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