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錯過20多歲時的可塑性
美國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很多人都把30歲當成「第二個20歲」,認為到了30歲再開始還來得及,就是這種觀念讓很多人錯過20多歲時的可塑性,造成往后的人生只能不斷跌跌撞撞。不要再認為30歲還能無憂無慮地過著每一天,你不提早做準備,將來就只能替自己的無知感到后悔。
根據研究,發現所謂的中年危機已經提前成為「青年危機」,這也代表你從20多歲開始就必須正視環境的改變與自我定位,有些人覺得這種社會惡化之下所造成的后遺癥很值得擔憂,我卻覺得這正是能夠將年輕人狠狠敲醒的好時機。
世界上沒有巧合,只有被規畫好的劇本,盡早確定目標,才能愈早行動,愈快達到成功的終點。銷售大師喬吉拉德曾經說過:「通往成功的電梯總是經常故障,因此想要成功,只能一步一步往上攀爬。」
以明星為例,日本與韓國的明星很多都是從小開始培訓,就像上課一樣必須按表操課。起步早加上正規的訓練,讓他們在各方面的實力都很出色,雖然市場很競爭,仍然有相當高的競爭力與存活率。
我不否認「能快就不要慢」是很積極的態度,不過我觀察到很多年輕人只是一味想找捷徑,而不愿意一步一腳印累積扎實的經驗,如果不破除這種投機取巧的心態,30歲前都靠著這種看似聰明的方法愉快過日子,30歲后你就會像紙老虎,徒有外表而沒有競爭力。
20歲的樣子可以說是30歲的縮影,如果你一直漫無目的,也不為往后的人生做準備,想必你也得不到多大的成就。現在只顧著打卡玩樂,未來當別人在享受人生時,你卻還得打卡上班,繼續在基層賺取微薄的薪水,永遠過著這種沒有盡頭的苦日子。
時間:2020-03-14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