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勉強自己做到「最好」,反而追求「比較好」,這樣人和公司才有空間轉動。
我有一位朋友曾經擔任過日本知名廣告公司RECRUIT的高階管理者。有一次我問他:「為什么你們公司能想出這么多點子來?」他答道:「因為我們不勉強自己做到『最好』,反而追求『比較好』,這樣人和公司才有空間轉動。你想想看,人在等待『最好』的時候幾乎是動彈不得的吧?采取有空間的『比較好』,才會讓人有『總之先試看看』的念頭,保有這心態很重要的!」
說的也是,當一個人追求完美的時候,幾乎是難以采取行動的,而且這種追求根本無邊無際,沒完沒了。但如果只是「比較好」的話,那就會毫不遲疑地采取行動,而且在行進之中還可以發覺到不少額外收獲。
談戀愛這檔事不也是這樣?當你一昧追求「最佳真命天子/女」的時候,換來的只有時光無情地流逝。反之,當你選擇跟稍微有些好感的人交往時,中間可能會察覺兩人有某處不合,或是慶幸自己選擇了他/她……這點我可是很有經驗的(笑)。
我們把這假設套用在工作上:如果你一昧地等待完美境界,那實現的機率可是微乎其微,即使費心費力追求也難以達成。此時,你如果換個想法,覺得另一條路說不定比較順,那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也就多了,還可借機嘗試不少新東西。
其實,我心中隨時都保持著「我想做到最好!」的心態,我也不曾覺得「哎呀,差不多就好」。重點是,當我發覺另一條路「比較好」的時候,我就會試著去走看看。要是堅持「我要等到『最好』出現才可以采取行動」的話,那根本就像守株待兔,整個人動彈不得。
不斷追求BETTER最后成了BEST
我希望我的公司能創造出最完美的研習課程,而且是全日本最開心、最有用、最鼓舞人心的研習課程……可是,我如果只是空待愿望實現,而不采取行動的話,那我的理想公司可能永遠開不起來,反而等到人老珠黃,自己先躺進棺材里去了。
公司成立之后,我們可是發揮神農嘗百草精神,這也不錯、那也不排斥地經歷過一次次嘗試及失敗,才建立起課表的,這其中改良過不知多少次。我的人生亦然如此。我確實曾經夢想著:「我想進入最棒的公司工作。」但是我不知道什么才叫做「最棒」,只好先騎驢找馬追求「比較好」的目標,便在機緣之下進了吉本興業工作。
這一路上,我不斷嘗試看似有趣的工作、反覆試驗哪種方法比較輕松,當然也有失敗的時候。然而每次失敗時,我都會試著尋求「比上次更好」的方法。不斷追求改良的結果,才做出了點成績來。
就這樣,在不斷追求「BETTER」之中,我成了「BEST」。像是無心插柳下制作的節目拿到最高收視率、旗下藝人宮川大助.花子得到日本第一的大獎等等。在這成績的背后,存在著以「最好」為目標,然后積沙成塔的「比較好」。我只是不斷地追求這個「比較好」罷了。尤其人生哪,根本沒有所謂「最好」的存在。但是如果懂得追求「比較好」,并且付諸行動的話,永眠之前,你一定可以擁有足以自豪、大喊「這一生真是太棒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