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家庭是沒問題的
我們常常忘了,陪孩子長大的過程中,自己也在長大。初當父母時,我開始慌了,不知怎么扮演好這個角色?陪著豆芽姊妹長大,從幼兒階段到青少年階段……兩個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不一樣、行為模式不同,對我來說,就像每天都在面對新考題,而且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只能邊走邊看,有時茫然,有時驚喜,有時憤怒,有時傷心,這就是真實的家庭生活。
《好父母都是后天學來的》是精神科醫師王浩威的書名,也是非常中肯的提醒。我最喜歡他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必須學習把焦慮當作思考正在消化的過程,并且學習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用自在寬容的方式來對待彼此。」
三十歲之后,我選擇成為一位自然教育工作者,除了從小喜歡花草、動物的理由之外,其實在內心深處,一直存在著某種不安與失落,總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回平靜的力量,我相信那是一種對于深度存在感的追尋。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賦予了某種期待,那是人生最無奈的現實;但我對生命有更深刻的期待,希望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因為喧囂,我開始尋找寧靜;因為挫折,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小時候總是活蹦亂跳,快樂似乎是我天生的祝福與禮物;不過我也是個很晚開竅的人,成績平平,各種挫折不斷,卻總是遇到貴人,絕地逢生,是許多人眼中「傻人有傻福」的基本典型。
這股傻勁后來轉換成一種熱情,讓我努力去追求自己的興趣,從不放棄自己的目標。當了媽媽之后,卻成了非典型的母親,把陪伴孩子「玩樂」當作重要的家庭生活內涵來經營。我更知道在真實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各種挫折與無奈,就像行駛在大海中的船只,總會遇到風暴,若要船上成員齊心去面對一切,就必須有更多情感的凝聚。
陪伴孩子,帶孩子去認識我所愛的大自然,與她們分享我所知道的土地故事,是我最擅長的部分。孩子感受到我的熱情,自然而然會耳濡目染;但是她們畢竟有著不同的靈魂,我所愛的一切,孩子不見得會照單全收,沖突也在所難免。而我經常為此擔心或是懷疑,多年來,發現最大的挑戰就在于學會如何理解孩子不同的特質、如何讓自己放心、如何真正相信孩子……甚至,我們得學著放手,在一旁看著她跌跤,陪著她流淚,再陪著她建構自我,重新出發。
很慶幸因為從小帶著孩子到處游山玩水,讓我和孩子擁有深厚的親密關系,女兒即使進入了青春期,仍然愿意和我討論她的各種想法。雖然我們也經常吵架,但我總是非常誠實地表達自己的無助與擔憂,讓女兒知道我的不完美,同時也明白我是如何深愛著她。基于這份信任與情感,比較能夠以同理心來面對彼此的差異與期待。
王浩威醫師閱人無數,也輔導過許多親子家庭,他說:「沒有一個家庭是沒問題的,但是父母必須在其中學習成長,變成一個更成熟的人。不要以為孩子不成熟,其實有更多『沒長大』的父母。」
為人父母要盡量讓自己變成更美好的人,在我看來,首先是讓自己成為獨立快樂的人;我最怕碰到那種一天到晚告訴孩子自己為他犧牲了多少夢想,并不斷要求孩子以成果或成就來作為報答的爸媽。孩子要尋求自己的人生,父母也要掌握好自己的人生,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本能,也是天職,但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卻是更重要的功課,要成為好父母之前,要先成為對自己生命負責的人。
時間:2020-03-12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