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年輕人身心健康,臺北市警局婦幼警察隊提供預防管道,「讓愛流傳,傷害遠離」!
今年5月21日發生21歲大學生鄭捷于臺北市捷運車廂內隨機殺人事件。同月22日臺中發生體大學生不滿交往十年的女友提分手,帶著水果刀朝女友的父親、祖父刺傷。日前也有媒體報導102年4月失蹤的輔大女學生,經過半年被發現已成一堆白骨,引發社會震撼。
婦幼警察隊表示,探究這些案發之原因,從家庭層面而論,照顧者與孩子之間并未建立良好互動關系,家長較少接觸孩子的內心世界,「寬松放任」及「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影響日后健全人格的發展,導致孩子產生較低的自尊心及自我效能,且牽涉到更廣泛的人際關系。
當處于脆弱依附的家庭關系中,又獨立同儕關系之外,心靈上是孤立無援的狀態,如果家長多一點的關心是否能讓正處于窘境的小孩敞開心房,不致于在最邊緣的時候落入深淵。從友善第三者層面而論,當身邊發現有人出現情緒變化大、異常行為的警訊時,主動表達關心和傾聽,對方情緒得到適當抒發出口,心念一轉,危機將化為轉機。
目前正式網絡包含警察、社政及檢察單位,非正式網絡包含家庭、親友、同儕、社區里鄰,學校的通報聯系機制為正式網絡與非正式網絡的橋梁,勇敢尋求網絡其中一方的協助,讓傷害終止。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呼吁「讓愛流傳,傷害遠離」。
此外,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中山少年輔導組預定5月29日(星期四)下午1時至3時30分,在臺北市立大同高中3樓生涯教室(臺北市中山區長春路167號)辦理「父母VS數碼寶貝-淺談3C時代下的親子關系」親職教育講座,特別邀請懷仁全人發展中心咨商心理師黃心怡與少年家長分享青少年非常心事及親子溝通小撇步。
隨著科技的發達,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電腦或平板,而高科技產品所帶來的便利亦可能成為親子間沖突的導火線,如新聞報導學生因不滿母親拔掉網路線,氣得要毆打母親;學生因沉迷網路導致作息顛倒、輟學等問題。故提升父母在面臨3C時代應具備的親子溝通技能,面對網路成癮的孩子如何管教與回應,至為重要。
黃心怡咨商心理師,長期在聯合報與張老師月刊專欄執筆,并著有多本親子教養書籍,透過專業與多年相關經驗觀點,帶領父母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期待父母能藉由此專題演講,了解正確又適合自己的親子教養及溝通觀念,陪伴孩子走過「迷網」的歲月,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