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求完美易緊張
誰說學生成績理想,考上前三志愿,煩惱就一定少?倘若因此不斷求完美,常容易緊張,或是正潛藏著另一個難解的習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蔣立德表示,最近遇到兩個罕見的高中生個案,他們共同特色是自我要求高,國中成績都名列前茅,但一進到高中,成績卻大幅退步,出現明顯落差,且因為越來越焦慮,甚至出現許多冒汗、頭痛、莫名緊張等癥狀,所以前來門診求助。
回顧過去生活與學習歷程,才發現兩人都有容易恍神、注意力差、做事情缺乏系統、丟三落四等問題。這些情況雖然從小就不斷地被長輩與老師指出,但兩人因為天資優異,在校成績表現都不差,因此也長期被家人忽略,直到升上高中以后,問題才一下子凸顯出來。
經過三次以上門診詳細病史與資訊搜集,加上心理衡鑒結果確認容易受刺激源分心的特質,才被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癥(ADHD)合并焦慮癥。經過低劑量的藥物治療合并心理治療之下,兩人才逐漸將生活與學習步調拉回正軌。
蔣立德指出,ADHD在診斷上需要經過非常詳盡的病史搜集,確認個案從小在不同情境下與年齡中,都曾經長期出現注意力缺失或過動沖動的癥狀,才能確診。在兒童青少年時期,ADHD是相當常見的診斷,盛行率約有5~7%。但在臺灣,ADHD個案中約只有兩成有獲得正確的衛教與治療。治療個案的黃金期是在國小中低年級階段,且可以經由藥物獲得明顯的癥狀改善,但在坊間,家長常因為對于到精神科求助的擔心,或是誤信許多網路上的錯誤資訊,而錯失了及早就醫的機會。
若錯失黃金治療期,這群個案在青少年時期很容易合并出現焦慮,甚至憂郁的癥狀,在這樣狀況下,就需要同時治療多個不同問題,處理上的難度就會更高。因此,蔣立德提醒家長,若孩子從小就不斷被提到有類似的行為模式,能夠及早尋求專業人員的咨詢與進一步評估。
時間:2020-03-06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請不要再在意別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個十分在意別人看法的人,當別人對我說:內向的人不好,沒有前途。我就會認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內向,怎么辦呀。當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學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講誠信,這應該是“天之驕子”大學生的精神實質與本來面貌。可是在當下的大學校園,這種
- 04-03
- 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
- 從現代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令人擔憂。最近幾次心理健康調查表明,大學生已成為心理弱勢群體,心理處于不健康或亞健
- 04-03
- 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試題
- 對以下40道題,如果感到“經常是”,劃√號;“偶爾”是,劃△號;“完全沒有”,劃×號。
- 04-03
- 大學生為何不愿去學校的心理輔導室
- 近日,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隨機抽取全國381名大學生,發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調查問卷。86.3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高校
- 04-03
- 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全新的大學生活?
- 狐貍見自己確實摘不到葡萄后,停了下來,斜眼望了望葡萄,很不屑地說:“這些葡萄根本沒熟,特酸,我才不吃呢,每年8月份至9月份
- 04-03
- 畢業生如何選擇第一份職業
- (一)發現自已的內在需求
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于有太多的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
- 04-03
- 大學生身心健康狀況問卷
- 以下問題是為了你的健康狀況并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設計的調查。請你按題號順序閱讀,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體驗到的項目上做&ldquo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