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江西農業大學人文與公共管理學院微光“童”行支教隊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三江鎮開展社會文明實踐活動,在支教中為孩子們送去溫暖的關懷與陪伴,在火熱實踐中成長與收獲。
支教課堂巧呈現,傳統文化潤童心。為了更好地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微光“童”行支教隊巧妙地運用甲骨文版的《靜夜思》,引領小朋友們穿越千年時光,喚醒小朋友們對漢字起源的好奇與向往,一窺古文字的深邃與魅力,在字里行間中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鳴;作為傳統戲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臉譜具有深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底蘊,微光“童”行支教隊將中華傳統戲曲文化與美育教學相結合,為三江鎮的孩子們帶來一場視覺與聽覺、欣賞與創造相融合的美學課堂。
“藝心向黨”戲下鄉,建黨精神正弘揚。為鞏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微光“童”行支教隊與學院音樂學專業學子于南昌縣三江鎮人民政府共同呈現了一場精彩的“音樂黨課”文藝演出活動,不僅展現了青年學子的藝術才華和精神風貌,也為三江鎮居民帶來了一場意義深刻的黨性教育課。通過將黨建與文化藝術相結合的新模式,為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愛國贊歌齊聲唱,紅色基因代代傳。為了點亮孩子們心中的音樂之光,微光“童”行支教隊攜手小朋友們,共同唱響了《歌唱祖國》的旋律。支教現場洋溢著溫馨與活力,支教隊員們一字一句,耐心傳授,不僅教會了孩子們歌曲的每一個音符,還將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相結合,讓小朋友和家長們共同參與課程,巧妙地運用歌聲作為情感的催化劑,用鼓掌的節拍與樂曲的節奏相聯結,激發孩子們內心深處的共鳴,唱出對祖國的贊美與向往,那歌聲中蘊含著力量,滿載著對偉大祖國深沉而熾熱的愛。
鄉村文明共建設,移風易俗新風尚。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移風易俗和鄉村文明建設,樹立文明和諧新風尚,微光“童”行支教隊在蔡鄉走過了一條古代先賢遺風與現實傳統孝道相結合的新風之路。微光“童”行支教隊來到了三江蔡鄉,在古色古香的御化學堂里與狀元、進士們相遇;在蔡氏祠堂中,“中國好人”徐美花進行了一場以傳承孝悌禮義文化、倡導民族新風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從宣傳實踐的過程中領略到文化新風給中國傳統鄉村輸出的文化力量。微光“童”行支教隊與當地志愿者一同宣傳和推廣移風易俗,采取現場講演、宣傳冊發放等形式倡導鄉村新風尚,在蔡鄉的宣傳欄上留下了團隊為之付出的努力與汗水。
文明實踐獻三江,素質拓展伴成長。以樂促學,寓教于樂,微光“童”行支教隊于三江鎮崗訪村開展了有趣的素拓游戲。孩子們在支教隊隊員的陪伴下,一起擲出獨屬于自己的那一個紙飛機。小小的紙飛機,搭載著紙飛機的美好愿景,承載著留守兒童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一場簡單卻充滿魔力的“123木頭人”游戲,不僅成為了連接微光“童”行支教隊支教隊員與孩子們情感的紐帶,也留下了許多溫馨而難忘的記憶。
重視禁毒防溺水,安全教育不可輕。針對暑期溺水事故頻發的現象,微光“童”行支教隊走進三江鎮便民服務中心,通過發放防溺水宣傳手冊、開展模擬演練等方式,向孩子們普及了防溺水安全知識;為提高群眾自覺抵制毒品的能力,增強青少年禁毒意識,微光“童”行支教隊圍繞禁毒教育這一主題,協助工作人員普及禁毒知識,開展禁毒教育,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禁毒知識課。
走訪入戶深調研,關愛兒童助未來。微光“童”行支教隊帶著對鄉村教育的深切關懷與對孩子們未來的美好憧憬,深入偏遠鄉村,開展了一場以“關愛兒童,助力成長”為主題的深入調研活動。此次行動旨在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式,全面了解當地兒童的生活現狀、學習環境及心理健康狀況,為后續的支教服務與教育資源優化配置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與決策依據。
在炎炎夏日里,微光“童”行支教隊懷揣著熾熱的夢想,以愛與責任為舟,以智慧與勇氣為帆,在支教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浸潤童心,與愛同行,江農學子用信念和行動,在實踐中培養青年社會意識與擔當,以青年行動學思踐悟,為啟蒙育才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