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理工大學“數據輕繪豐收景,智慧細織鄉村夢”個人總結:
“數據輕繪豐收景,智慧細織鄉村夢”個人總結:
本次社會實踐,我有幸參加陜西理工大學數計學院“數據輕繪豐收景,智慧細織鄉村夢”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了位于陜西省漢中市洋縣的謝村鎮,一個深藏于秦嶺腹地,卻擁有著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小鎮。讓我們對謝村黃酒、杖頭木偶戲和懸臺社火有了深刻的認識,也對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一、謝村黃酒:醇香中的歷史
踏入謝村鎮,一股醇香的酒香撲鼻而來,那是謝村黃酒的香氣,一種承載著千載釀酒技藝和文化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謝村黃酒的釀造工藝源遠流長,每一瓶黃酒都是匠人們智慧與心血的結晶。在與當地釀酒師傅的交流中,我被他們對傳統工藝的堅守和對品質的極致追求所深深打動。從精心挑選的原料到嚴謹的發酵工藝,再到精細的蒸餾過程,每一道工序都透露出匠人精神的光輝。當我輕輕品嘗一口謝村黃酒,那醇厚的酒香和細膩的口感仿佛穿越時空,講述著謝村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故事。
二、杖頭木偶:指尖上的藝術
杖頭木偶戲,作為謝村的另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深深吸引了我的注意。在謝村的手工作坊里,我親眼見證了匠人們如何用一雙雙巧手賦予木偶以生命。從木材的精心挑選,到雕刻、彩繪,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匠人對藝術的熱愛和對完美的追求。當杖頭木偶戲的表演開始,那一個個木偶在匠人的操控下,仿佛擁有了靈魂,每一個動作都生動傳神,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這種將傳統技藝與戲劇表演完美結合的藝術形式,讓我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凡魅力和生命力。
三、懸臺社火:節日中的狂歡
我們參觀了漢中洋縣懸臺社火傳習所,里面展出著謝村鎮最出名的懸臺社火模型——楊家將。傳習所墻上展示著歷年懸臺社火演出的照片資料,春節期間,謝村的懸臺社火成為了小鎮上最耀眼的風景。村民們自制的社火芯子,以其獨特的造型、豐富的色彩和寓意深刻的裝飾,展現了謝村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在節日的游行中,這些芯子被高高懸掛,隨著游行隊伍的移動,展現出一種立體的戲劇效果,為節日增添了濃厚的氛圍。懸臺社火不僅是視覺上的盛宴,更是謝村文化習俗和社區凝聚力的體現。它將村民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傳承和慶祝這份屬于謝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四、非遺文化的傳承與思考
通過這次深入謝村的探索,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謝村黃酒的醇香、杖頭木偶的靈動、懸臺社火的狂歡,無一不是謝村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歷史與文化的見證。然而,面對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如何讓這些傳統藝術形式找到立足之地,如何讓年輕一代了解并熱愛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了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更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關注。只有當每個人都能意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才能形成強大的保護力量,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在新時代繼續綻放光彩。
五、智果寺:心靈的歸宿
我們有幸參觀了謝村鎮智果村智果寺,這次體驗不僅讓我領略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蘊,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和啟迪。智果寺不僅是一座宗教場所,更是一個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的地方。寺內保存有古代石刻、壁畫、古鐘和經卷,這些都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資料。在參觀過程中,我被那些精美的佛教藝術品深深吸引,它們不僅展示了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也傳達了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追求。智果寺的參觀經歷,對我來說是一次深刻的文化體驗和精神之旅。它不僅讓我更加尊重和理解佛教文化,也啟發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尋找平衡,學會在紛擾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和寧靜的心。智果寺,這座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寺廟,成為了我心靈深處一個永恒的歸宿,讓我在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和諧。
五、結語:守護非遺,共創未來
謝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獨特的光芒。它們不僅是謝村的驕傲,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肩負著了解、傳承和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任。我將此次謝村之旅的所見所感,化作對非遺文化的一份熱愛與承諾。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保護與傳承的行列中,共同守護這份屬于全人類的文化瑰寶,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們的手中繼續傳承,為世界文化多樣性做出貢獻。讓我們攜手努力,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溝通不同文化的橋梁,共同創造一個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
作者:王思源 來源:陜西理工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康愈之術暖人心,草藥之識潤心田
- 在這個充滿探索與學習的暑假,我有幸參與了學校組織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走進了護理院學習中醫康復知識,更將理論與實踐緊密
-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