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步伐邁入田地,創新的想法蔓延鄉村
2024年7月9日下午,廣東財經大學助瑤生輝實踐團以及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粵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管理系副系主任張文怡、學院物流管理系專任老師長大卡、學院團委書記趙瑞玲三位指導老師一同踏上了前往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永梅蒙峒古村的征程,開展了為期五天的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暨“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團隊將開展對蒙峒古村中的露營基地升級設計工作。匯聚團隊智慧,使蒙峒古村的露營基地更完善,從而吸引游客,為蒙峒古村的旅游業發展添磚加瓦。

實踐團成員與指導老師在蒙峒古村村口合影留念 毛曉晴 攝
聽鄉村故事,感當地文化
初次來到蒙峒古村,就感受到了當地村民的熱情,蒙美芹師姐(廣東財經大學2019級MBA校友)攜多支實踐團隊熟悉蒙峒古村的環境,還組織了多種活動,如搶花炮、潑水、跳竹竿舞、篝火晚會等,切實地讓實踐團成員們融入當地的民族氛圍,感受當地的民族特色文化。在溯溪活動中,蒙師姐帶領實踐團逆著溪流向上而行,感受美的自然風景和當地的風土鄉情。在回程中,更是說到了蒙峒古村目前的困難還有對實踐團下鄉實踐的期望。述鄉村振興之路之難,顯個人為民之心之堅。同時隨地指導的三位老師也在開會給各支實踐團隊分享了許多實踐經驗。團隊成員們都認真聽取并做好筆記,發揮自己專業特長助力蒙峒古村實現高質量發展。

趙瑞玲給團隊實踐經驗 毛曉晴 攝
融壯瑤文化,繪基地大圖
經過前期調研及后來的環村講解,實踐團成員們對蒙峒古村有了一定的認識與了解,也感受到了當地的特色文化。
9號過后,實踐團來到露營基地正式開始設計。“愛楂咋滴”露營基地位于蒙峒古村的西北方,四面環山,位置優良,前有小溪直流,后有高山屏障,可謂是絕佳的休閑放松之地。露營基地內分有烹飪區,休閑區,帳篷區和親子區,其中,有的區域的設施完備,也有部分區域的設計與建設尚未完成。于是團隊結合當地特色,著力解決露營基地的發展痛點,對其進行升級改造設計。實踐團根據露營基地的尺寸與現狀,結合當地特色文化與特產,商討出了一些能吸引游客前往此地并給予游客最好的游玩體驗的方案。

實踐團與當地負責人交流后合影留念 彭梓恒 攝
7月11日11點,實踐團來到瑤胞嬌客棧處的露天餐廳,向露營基地負責人詢問關于露營基地的發展,討論前幾天的設計方向、想法,還有可行的設計方案。從負責人的口中得知,“愛楂咋滴”露營基地正式運營的時間不長,前期主要由當地的村民設計,缺乏現代化的元素,對游客的吸引力較弱。同時,負責人也說到,她是最近幾個月才開始接手這個基地,真誠地希望通過與實踐團的合作,在不失當地特色的設計方向上,將這個基地,設計得更加現代化。努力為蒙峒古村開發新的顧客群體,增加客流量,提高當地的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與營地負責人的第二次討論 毛曉晴攝
團隊充分結合當地需求,多次與負責人進行溝通,并于7月12日16點,實踐團來到露營基地,與基地負責人進行第二次設計方案的討論。此次實地的討論效果比先前11號的更佳,所得出的結果也更直觀地展示出各個區域的設計思路還有區域間的聯系,為后續完成更加貼合當地特色的軟裝設計方案打下堅實基礎。結束討論后,團隊也將繼續完善相關方案與其他工作,爭取早日將蒙峒古村的露營基地升級改造成游客們所向往的旅游點,幫助蒙峒古村的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也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活動感悟
被譽為“千年壯鄉蒙峒古村 嶺南生態康養生堂”的蒙峒古村是以發展民族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為初心,培養本土人才、振興本土文化的壯族之鄉。實地調研過后,實踐團隊深深被蒙峒古村的鄉土文化所吸引,對這次的實地調研感到受益匪淺,后續將會結合調研結果竭力為蒙峒古村鄉村振興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實踐團與蒙師姐,指導老師的合影 彭梓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