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三胡故居介紹
三胡故居,坐落在鹽都區(qū)的鞍湖街道張本村張本莊蟒蛇河北岸,這里曾是胡喬木、胡啟東、胡公石這“胡氏三杰”的故居。整個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四合大院,占地面積大約4400平方米,東西長約42米,南北寬約32米,里面共有25間房屋,始建于民國初年。
一走進故居,你就能感受到那種濃厚的清代建筑風(fēng)格。青磚小瓦,木梁5柱,木板隔山,每一處都透露著古樸和典雅。大門廳朝南,正對著的是北面三間寬敞的正堂屋。而東側(cè)緊挨著東門廳的,是一個小巧精致的小花園,里面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讓人心曠神怡。
再往里走,你會看到院中東西兩側(cè)各有四間廂房,這些廂房前都擺放著荷花缸,給整個院子增添了幾分雅致。特別是東廂房的東側(cè),還建有書房和糧倉各三間,可見當(dāng)時胡家的文化底蘊和生活富足。而東北角則有三間雜用房,雖然現(xiàn)在只剩下這三間保存完好,但依舊能讓人感受到當(dāng)年的繁華。
胡喬木的父親胡啟東先生,早年跟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元老之一。辛亥革命后,他還曾連任國會議員。故居中的客廳,就是當(dāng)年國民政府撥款為胡啟東先生所建的。后來,隨著胡啟東先生政治地位和經(jīng)濟條件的改變,故居的建筑也逐漸得到了擴展。
然而,抗戰(zhàn)時期,日軍占領(lǐng)鹽城后,在緊挨胡家大院西圍墻修筑了碉堡。1942年,抗日地方武裝攻陷并拆除了敵碉堡和土圩子等工事,同時也拆除了張本莊的主要房屋176間。幸運的是,胡啟東先生的大院只保留了大門廳、客廳和東北角的三間雜用房,其余都化為了殘垣斷壁。
新中國成立后,胡啟東先生主動將所有田產(chǎn)獻(xiàn)出,除了那三間雜用房留作公用外,其余都分給了農(nóng)戶。而這三間雜用房,也一度被用作大隊部、診所、幼兒班等。如今,它們被修繕一新,作為胡喬木故居的一部分,供人們參觀和學(xué)習(xí)。
總結(jié)
鹽城三胡故居,不僅是一座承載著“胡氏三杰”家族歷史和革命傳承的寶貴遺產(chǎn),更是一處讓人們了解鹽城歷史、感受紅色文化的重要場所。在這里,我們可以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感受他們?yōu)閲液兔褡逅龀龅木薮筘暙I(xiàn)。同時,三胡故居也見證了鹽城這座城市的變遷和發(fā)展,是鹽城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