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民族文韻,促畬味發展
聚民族文韻,促畬味發展
——杭電電子信息學院“民聚前行隊”畬鄉之旅
畬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分布在閩、浙、贛、粵、黔、皖、湘七省80多個縣(市)內的部分山區,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8月25日下午,杭電電子信息學院“民聚前行隊”來到麗水景寧,展開為期三日的活動,探索畬族民風民俗和傳統文化。
25日晚,“民聚前行隊”來到當地菜館,品嘗當地特色美食。豆腐釀、烏飯等美食以獨特的口感刺激著小隊成員的味蕾,每個人都對飯菜贊不絕口。
圖為烏飯
圖為豆腐釀 飯畢,小隊成員一起在城中散步,看到燈火輝煌的寒山橋和府前橋,看到掛滿福字的樹木,看到老年人在看花鼓戲,淳樸的民風與現代的燈光交相輝映,“我好像融入這個地方了”,一小隊成員說。
圖為府前橋
26日上午,“民聚前行隊”集體來到大漈鄉,主要參觀了時思寺和雪花漈瀑布。隨著《黑神話·悟空》的爆火,作為取景地之一的時思寺也受到更多的關注,古老的建筑風格讓我們有點肅然起敬的感覺。
圖為小隊成員與寺門合影
據《景寧縣志》載:“大漈瀑高六十余丈,氣勢雄偉,風景獨特。”水濺到石頭上,如雪花一般漫天飛舞。故稱“雪花漈”。我們小隊來到雪花漈瀑布時也被其氣勢所震撼。
圖為雪花漈瀑布
27日上午,“民聚前行隊”一同來到畬鄉之窗,觀看畬族婚嫁表演,體驗畬族服飾。最能體現畬族文化的便是婚嫁和喪事了。畬族婚嫁表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一個個別出心裁的環節,用獨具特色的婚俗互動表演,展示了畬族的傳統婚嫁習俗,讓小隊成員體會一次別樣的民族婚嫁風情。
圖為婚嫁表演其中一環節
而后穿上民族特色服飾,成員們體會到畬族特有的服飾文化,對于畬族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圖為小隊成員合影
27日下午,“民聚前行隊”走入中國畬族博物館,探索畬族的歷史、文化。博物館更深入細致地展現了畬族歷史、聚居地、發式與配飾、飯菜糕點、傳統節日、刺繡、語言、舞蹈音樂、文學等等方面,小隊成員對于畬族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圖為小隊成員在博物館中觀賞展品 這次的畬族之旅讓小隊成員對于畬族歷史、畬族文化、畬族產業等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團結一致,共同發展進步。”“民聚前行隊”也希望能夠把燦爛獨特的畬族文化分享給每個人,為了“民聚”而不斷“前行”,弘揚不只是畬族文化,更有各民族文化以及中國文化。
作者:李云澤 來源:“民聚前行隊”實地探索,網上資料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