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為槳 紅船起航”井岡山精神宣講團走進南大街
為深入學習弘揚井岡山精神,進一步深入群眾宣傳紅色精神,加強高校與社區的有效互動,6月18日,江蘇理工學院文旅學院“文旅為槳 紅船起航”井岡山精神宣講團走進南大街,與南大街道德講堂攜手開展井岡山精神宣講活動。
巍巍井岡,綿延于羅霄山脈,滔滔贛水,奔流于華夏大地。那段革命者在黑暗中求索的時光,歷經百年時光,仍熊熊燃燒在你我他心中,在新時代的陽光下散發著別樣的絢爛。活動伊始,宣講團成員黃琦惠為我們帶來朱德的故事。讓在場的觀眾得以重溫歷史,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井岡山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
緊接著,由宣講團成員周娜、邵雨婷為大家帶來毛澤東的詩歌朗誦,毛澤東巡視大江南北之后,以70歲高齡又重上井岡山,實現了盼望多年的夙愿,闊別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詩興大發,寫下這首詞。
一曲高歌震乾坤,愛國情懷映日月。在這激情澎湃的時刻,宣講團成員謝卓穎和蔣偲琪為大家帶來歌曲《如愿》。他們的歌聲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之門。無數前輩們的形象在我們眼前逐漸清晰起來,他們的精神之后也逐漸在我們心中熊熊燃起。
《朱德的扁擔》朱軍長的故事口口相傳,但在今天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故事,它已經成為一種精神象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艱苦奮斗。在徐茹徐思瑤等8位同學的演繹下,使得這個小故事更煥時代生機,引得在場觀眾十分動容。
紅色傳承映初心,指尖傳承愛國情。宣講團成員楊甜甜、張逸馨和姚珂珂,引導在場觀眾進行紅五星剪紙活動。在三位同學的的指導和示范下,一顆顆紅星在大家的手里誕生。它們不僅僅是剪紙作品,更是每個人心中那份對祖國的深情厚意的凝聚和體現。
傳承井岡山精神,汲取奮進力量。此次井岡山精神宣講不僅拉近了社區和高校的距離,還讓井岡山精神走進大眾,讓更多井岡山背后的故事被人們所熟知。
作者:劉鳳至 來源:個人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