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大連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第六屆“行走的思政課”暑期實踐攀登計劃中的“水鄉智韻”實踐團,前往華能(浙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玉環分公司(即“華能玉環電廠”),圍繞新質生產力背景下綠色能源發展的實際狀況進行深入調研。此次調研旨在汲取先進企業的綠色發展經驗,為新時代能源發展新模式提供實踐案例和理論支撐。
圖為“水鄉智韻”實踐團與玉環電廠黨建部宣傳負責人耿濤合照,公司工作人員攝。
科技之光:清港光伏電站的創新實踐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華能玉環電廠清港光伏電站,實踐團成員近距離觀察大面積光伏發電組件,詳細了解潮間帶生態光伏電站的建設與運營。該電站作為全國首座此類電站,裝機容量達130兆瓦,年發電量約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約4.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1萬噸以上。這些數據背后,是中國華能集團在科技領域的積極探索與突破。先進的設備、高效的能源轉換系統及智能化管理模式,讓實踐團成員深刻感受到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
圖為“水鄉智韻”實踐團與華能玉環電廠清港光伏電站孔老師合照,公司工作人員攝。
清潔能源:新動能下的綠色轉型之旅
中國華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號召,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套100%全國產化百萬千瓦級離散控制系統(DCS)“睿渥”。該系統在華能玉環電廠的成功投運,不僅實現了核心工業控制系統的自主可控,還大大提高了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通過參觀集控室、海水淡化車間等生產一線,實踐團成員直觀感受到華能玉環電廠在高效清潔煤電能源利用方面的努力與成就。隨后,團隊成員觀看了華能玉環電廠宣傳片,對玉環電廠的建設發展與能源轉型升級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真切體會到了電廠的綠色發展與清潔能源轉型貢獻,也對“兩山論”有了更生動的理解。
圖為“水鄉智韻”實踐團成員參觀海水淡化車間,實踐團成員攝。
紅色基因:華能玉環電廠的初心使命
作為央企模范,華能玉環電廠始終牢記能源保障供應責任,秉承電力人的初心使命。實踐團成員深入企業文化展廳,詳細了解了華能“三色”文化和玉環電廠“三和”“三力”的獨特企業文化。玉環電廠黨建部宣傳負責人耿濤向團隊成員介紹了華能玉環電廠的黨組織構成以及黨建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充分向大家展示了華能玉環電廠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基于耿濤老師對企業文化的深入解讀,實踐團成員深刻認識到,在黨的領導下,華能人正以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奮斗,鑄就今日的輝煌成就。
圖為耿老師在為“水鄉智韻”實踐團成員講解企業文化,公司工作人員攝。
思維碰撞:朋輩座談深入交流繪未來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水鄉智韻”實踐團與華能浙江公司新員工開展了一場“行走的思政課”。徐紹元老師和臺合語同學以“電耀新程,質啟未來”為主題,與電廠青年員工共同探討新質生產力背景下人才如何賦能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理論講解與互動交流相結合,既讓新員工理解了新質生產力的深刻內涵,也激發了實踐團成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圖為徐紹元老師在進行宣講,公司工作人員攝。
臺合語同學在座談會結尾引用了馬克思中學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的經典選段,向一線工作的華能人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青年一代既是時代聲音的傳播者、記錄人,更是創造者、傳承人。通過此次調研,實踐團成員不僅學習到了華能玉環電廠在綠色能源發展方面的先進經驗,更在親身經歷中感悟到了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和使命擔當。
圖為臺合語同學在進行宣講,公司工作人員攝。
展望未來,“水鄉智韻”實踐團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投身于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水鄉智韻”實踐團全體成員將把此次調研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帶回校園,以宣講、座談等多形式傳播,激勵更多青年學子關注綠色能源發展、投身祖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