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參與其中,他們必不可少垃圾分類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的基石,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宣傳教育不足、分類知識缺乏以及習慣養成的難度,垃圾分類工作面臨重重挑戰。鑒于此,南通理工學院青鯉實踐團隊在南通歡騰蝸牛助殘公益服務中心基地舉辦了以“垃圾分類,共筑潔夢”為主題的垃圾分類宣講活動。
圖為給心智障礙小朋友做垃圾分類的講座 通訊員 周紫怡 供圖
隊員們從垃圾分類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等方面向心智障礙孩子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孩子們講解了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以及生活中垃圾分類的小竅門,倡導大家從日常生活入手,從小事做起,爭當環保小衛士,有效處理生活垃圾。隨后,團隊成員們還準備了關于垃圾分類的小玩具,玩具涵蓋垃圾分類的準則,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孩子,授予“環保小衛士”的稱號以資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其中,不僅收獲了知識,更收獲了快樂。
圖為和心智障礙小朋友一起動手分類垃圾 通訊員 周紫怡 供圖
此次垃圾分類知識宣講活動,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孩子們參與垃圾分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們在互動問答中樹立垃圾分類意識。
通過這次活動提高市民在生活中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分類丟棄的積極性。對于可回收利用的主動進行二次利用,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采與浪費,實施生活垃圾分類,可以有效改善城鄉環境,促進資源回收利用。親愛的朋友們,垃圾分類,人人有責。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理念,共同守護美麗的地球家園。因為,每一次正確的分類,都是對未來的一份美好貢獻!
圖為和心智障礙小朋友合照 通訊員 周紫怡 供圖
(通訊員:周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