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曙光
傳統外科科室介紹如下:
曙光醫院傳統外科是以中醫內治外治相結合,中西醫相結合為特色的臨床專科。在繼承和發揚名老中醫經驗的基礎上,我科發揚中醫中藥的傳統特色,并結合現代化的醫學診斷和新技術方法開展臨床治療工作,目前傳統外科已分有多個專病專科,在醫療、教學、研究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果。在專病專科的特色方面,曙光醫院傳統外科在治療周圍血管疾病,甲狀腺疾病,男性及泌尿系疾病,難愈性潰瘍,感染性疾病五大領域,以中醫外治為特色、以中醫內治為基礎,堅持內外結合、中西醫結合,并不斷創新發展,開展新技術新方法,具有費用低廉,遠期效果良好,患者接受度高,治療副作用小等優點。傳自行研制的院內制劑消癭合劑、炎列平顆粒、銀勞痰毒合劑、清熱解毒合劑、祛風利濕合劑等純中藥制劑,用于治療不同證型、不同階段的甲狀腺結節、前列腺炎,淋巴結炎、體表感染,皮膚病濕疹等,均取得良好的療效,能有效防治和控制疾病的發展。科室傳統中醫外用藥如金黃膏、白玉膏、青黛膏、紫草油、紅油膏、生肌散、金黃散、青黛散、三石散等均具有獨特的療效。
乳腺科科室介紹如下:
曙光醫院乳腺科于2008年正式成立,是中西醫結合乳腺臨床、教學、科研基地,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乳腺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單位,并獲上海市“巾幗文明崗”等多項榮譽稱號。科室致力于發展乳腺疾病的專科診療,積極開展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癌、哺乳期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腺疾病的診治。科室作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特色診療專科,是上海市中醫優勢病種培育項目,在國內率先提出分次手術以及多點小切口的美容術式,配合傳統中醫藥的內服和外治療法,中西結合,內外兼施,具有痊愈時間短、復發率低、保護乳房外形等優點。科室為該病診療制定了完整規范的《粉刺性乳癰中醫綜合臨床診療方案》,并取得國家專利2項,研究成果獲“上海市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對于哺乳期乳腺炎主張防治結合,早期“以通為順”,配合“提推通乳手法”,具有維持母乳喂養率高、復發率低等效果,內服中藥復方獲國家專利1項。科室精于乳腺的各種良惡性腫瘤手術治療及術后調滬,主張防治并重。科室熟練開展乳腺癌保乳術、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等各項乳腺癌手術治療,對乳腺癌患者建立術前定位/術后全程、全方位管理體系,特色中醫個體化治療貫穿綜合治療的不同階段,以改善忠者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問、減少復發,突顯中西醫結合一病證結合診療優勢。針對早期微小乳腺病灶的發現、定位和診斷這一難題,科室開展乳腺微小病變粗針穿刺活檢術,籍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并開展乳房美容切口、腺體移位成形等乳房整形美容技術,保證手術治療效果的同時追求良好的乳房外觀。科室目前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的醫療隊伍。該隊伍結合傳統中醫四診辨證論治和現代醫療診療手段,為廣大患者的乳房疾病提供便捷的檢查及治療。
血管外科科室介紹如下:
曙光醫院血管外科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為特色,是本院重點專病專科,主要進行周圍血管系統疾病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是國內最早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周圍血管疾病的單位之一。科室以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糖尿病足、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脈管炎、結節性血管炎、雷諾氏病、下肢靜脈功能不全、下肢靜脈曲張、靜脈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丹毒、臁瘡及各種慢性潰瘍等周圍血管系統疾病,具有鮮明的特色,在診療過程中注意個體化,根據患者的不同體質特點和不同臨床表現,既注意中醫整體辨證,又注意運用現代醫學最新理論和診療技術,“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籍以選擇最佳的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追求療效的最佳化。尤其在中醫外治傳統理論與現代微創手術的治療理念指導下,實現了靜脈曲張(筋瘤)的日間微創治療,即采用府舍穴針麻聯合阻滯麻醉下的下肢靜脈曲張復合手術,切口小,出血少,具有手術時間短、損傷較小、恢復快、護理簡單的特點,有效解決了患者“看病貴、住院難、手術遲”等問題。并在中醫學經絡理論和現代醫學總結出一套簡便易學、針對性的下肢靜脈功能鍛煉的無創經絡功法。科室優勢病種整體療效達國內先進水平,在病人群體中享有廣泛的聲譽。
肛腸科科室介紹如下:
曙光醫院肛腸科歷史悠久,發源于1956年由滬上痔科名家陳澤超主持的痔科門診。1990年,曙光醫院在上海地區首先設立中醫肛腸科。1992年,曙光醫院肛腸科被定為上海市肛腸病醫療協作中心。歷經陳澤超、柏連松、楊巍三代帶頭人的培育栽植,曙光醫院肛腸科逐步成為享譽本地區乃至全國的特色專科。肛腸疾病的治療中心,東西兩部均設有規模相當的病區,有普通病房和特需病房滿足患者的多樣化需求,我科現有醫師19人;其中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8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3人,博碩比例達到75%以上。曙光肛腸科年門診量80000余人次,年手術量5000余臺,疾病確診率,治療質量、中醫整體護理效果和預后等指標在上海均處于領先地位。
肛腸新技術培訓中心。自2006年起連續多年舉辦《曙光中西醫結合肛腸論壇暨肛腸疾病高級研修班》,2011年成立中國TST技術培訓基地,2014年成立中國RPH技術培訓基地,每年開辦技術學習班2次,通過手術演示及理論學習等方式培訓及指導專科醫師,形成上海乃至整個華東地區的肛腸新技術培訓中心。肛腸藥物及臨床研究中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三五”重點專科,上海市中醫特色重點專科、上海市中醫臨床優勢專科、上海市中醫專科聯盟肛腸病專科負責單位。近年來承擔國家科技部“十一五”項目2項“十二五”項目1項;承擔多項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項目;編撰專著15部;曾獲國家、部市級科技進步獎6項,完成中藥特色制劑成果轉讓2項。
柏氏肛腸科科室介紹如下:
柏氏肛腸科由著名中醫肛腸病專家、上海市名中醫、曙光醫院終身教授柏連松主持,成員有柏連松名老中醫工作室、柏連松肛腸病診療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張雅明,主任醫師張衛剛、王昱等,均長期跟隨柏連松教授,深得柏教授的經驗精髓。伯連松教授在長期的中醫臨床實踐中,逐步形成一整套中醫特色的肛腸病治療體系。柏氏肛腸科在柏連松教授主持下,主要運用雙線切掛法、隧道法治療高位復雜性肛瘺;內注加分段內扎外剝法治療環狀混合痔;益氣健脾潤腸法治療慢性便秘;柏教授在臨床上尤其注重內外兼治,他運用健脾益氣清解之中藥內服配合灌腸治療炎癥性腸病,以及中醫中藥內服、灌腸治療肛腸腫瘤等。自制炎寧灌腸液、痔血寧合劑、清熱解毒合劑、黑洗1號、消痔錠栓劑、曙光工號等十余種中藥特色制劑,應用于臨床。先后分別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科委科技進步三等獎、上海市衛生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優秀中成藥新產品二等獎各1項。柏連松教授著有《簡明肛腸病學》、《實用中醫肛腸病學》、《中醫肛腸科學》、《壽肛裂肛瘺》、《柏連松談肛腸病》等著作。為了進一步加強科室中醫內涵建設,提高科內醫師業務水平,柏教授平時通過門診診療、病房查房和業務講課等形式,系統地傳授肛腸病辨證論治方法,用藥治方思路,示范并指導手術操作,以使柏氏肛腸特色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廣大民眾的需求。
作者:秦高遠 來源:中青網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天水市暑期武術社會實踐總結
- 我們在天水市進行武術傳播社會實踐,武術在天水市非常受歡迎,武術健身,提高免疫力,非常有魅力
-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