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重點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的文化使命,在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赴上海市實踐團開展了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通過深挖調研、實地考察、線上問卷、團隊設計等形式,廣泛參與社會美育相關文化建設與宣傳,為“社會大美育”計劃的落實與推進上海建設成為習近平思想的最佳實踐地貢獻青春力量。
溯源美育根基:深入挖掘背景調研實踐活動準備階段,實踐團深入了解現階段社會美育背景,結合新時代下的美育計劃,踐行習總書記美育理念,為實踐活動提供思想上堅實的行動指南。在思想引領的源動力之下,實踐團由淺入深,躬身實踐,得出以下結論。
美育潤民心,綻放文化惠民之花。文化惠民政策在提升公眾美學素養和精神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社會大美育”計劃旨在通過美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精神世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上海通過實施“社會大美育”計劃,以文化藝術場館為平臺,開展豐富多樣的美育活動,打破場館界限,讓藝術深入市民生活,提升審美素養和精神力量。
文繪滬城春,聚焦報告文化篇章。實踐團聚焦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文化發展的規劃和展望,政府工作報告表明文化在城市整體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提出要進一步推進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實踐團將以此為抓手,進行后期實踐活動的構思與籌辦。
思想耀申城,建設習近平理念實踐高地。習近平總書記曾親自提煉概括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開放、創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實踐團成員思考如何將習近平思想融入上海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中,彰顯上海的城市發展理念,助力上海建設成為習近平思想的最佳實踐地。

圖片名稱:游客填寫實踐團的美育調查問卷
育美實踐之行:切實踐行美育活動為了更好地做好美育浸潤工作,實踐團依托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將美育浸潤與專業優勢相融合,充分發揮美學與教育的新優勢,堅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弘揚中華美育文化,豐富美育體系,賦能美育浸潤工作。
實踐活動的前期,東華大學機械學院開設陶藝工作坊、“三星堆”3D打印創意設計工作坊等“文化創新熔爐”,旨在通過創意設計融會古今,感受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秀傳統文化,探尋璀璨奪目歷史文化與日新月異科學技術的新果實。走進自然,建立多元的美育體系。機械工程學院在佘山鎮舉辦了一場以“景秀繁花,海上迎春”為主題的“上春山”活動,讓學生在親近自然中體驗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審美情感,潛移默化地彰顯育人實效。

圖片名稱:東華大學機械學院與上海藝術百代美術館
共同揭牌開啟館校共建

圖片名稱:嘉賓與同學參觀百代美術館的山河展
中期,實踐團來到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五育互促”區域聯動育人主題展上提出的“館校共建美育實踐基地”——上海藝術百代美術館,參與到其與松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開設的美育浸潤課堂——“小小藝術家養成計劃”中,助力建立親子共享互動平臺,拓展美學教育新方式。同時,由工業設計專業學生設計的一日研學營研學手冊,將專業設計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系統的研學體驗。工業設計專業學生通常具備扎實的設計功底、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產品設計、系統設計、服務設計等多個領域發揮專業優勢。通過“館校共建美育實踐基地”,進一步加強美育教育與科學教育的同頻共振,弘揚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同時為持續深化“社會大美育”課堂建設貢獻青年一代的力量與智慧,以實際行動充分展現青年風采,發揮青年擔當。

圖片名稱:校團委書記秦澤峰
為機械學院首批“五育互促”校外導師頒發聘書

圖片名稱:實踐團成員和兒童的作品合影
后期,實踐團踏入上海地區的文化心臟進行深入調研,探索上海的藝術殿堂和歷史寶庫。他們的足跡遍布松江的各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上海博物館、海派藝術館以及閔行博物館。通過實地考察,實踐團挖掘到松江地區的文化特色與藝術資源,探索了藝術的多元面貌,感受藝術多維度的無限可能;在中華藝術宮通過大量現場采訪,深入了解社會美育的現狀,收集青年之聲與青年之思,洞察社會美育的深層需求;在上博通過青銅器,跨越千年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神秘魅力和深厚底蘊,領悟到日新月異的科技實現傳統文化和美育的再發展;在海派藝術館穿越時空隧道,觸摸著歷史的厚重,領略海派藝術的獨特魅力,體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閔博挖掘地域文化的豐富內涵,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璀璨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歷史深度。通過這次探索,實踐團成員們不僅獲得了個人藝術成長的滋養,更將這些成果和體會轉化為推動社會美育發展的力量。以小我成就大我!

圖片名稱:實踐團在中華藝術宮合影

圖片名稱:志愿者為實踐團講解藝術宮內油畫作品

圖片名稱:實踐團成員在上海博物館欣賞青銅器


圖片名稱:講解員向實踐團介紹海派藝術家代表并合照

圖片名稱:實踐團在閔行博物館合影

圖片名稱:實踐團成員欣賞閔博館內油畫作品
繪美未來藍圖:精心譜寫美育新篇實踐團深知,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促進美育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美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時代社會文化健康發展的基石。因此,實踐團成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總結經驗,探索藍圖,推出“美育進社區”這一創新篇章,搭建起連接藝術與生活的橋梁,讓社區居民在參與中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進而提升審美素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每個人都能夠成為美的創造者,每個社區都能夠成為藝術的沃土。

圖片名稱:實踐團采訪上海大學生

圖片名稱:實踐團成員為學生解答疑問
與此同時,在這個信息爆炸、媒體多元的時代,實踐團也不忘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體拓寬美育傳播渠道,并設計相關文創產品,在設計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讓文創產品作為一種新媒介,講述文化故事,展現文化自信,提高美育服務效率,讓美育資源更加便捷地惠及廣大民眾,將美育的種子在更廣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圖片名稱:實踐團設計的部分文創作品
器識為先,必崇德明理,五育創新并舉;文藝其從,更啟智潤心,一生向美而行。實踐團正以滿腔的熱情和不懈的努力,繼續書寫著新時代美育的華章。美育之花必將在祖國的大地上盛開,綻放出最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