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其所承載的紅色資源和革命記憶尤為矚目。同時,它也是享譽海內外的客家祖地,具有豐富的客家文化遺產。為學習先進思想,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從8月1日至8月3日,蘭州大學2024年赴閩西暑期實踐團踏足閩西,先后造訪古田村、金砂鎮和永定土樓等地,開展了一系列以“溯文化之源,揚星火精神”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憶往昔:紅旗永不倒,古田鑄軍魂
8月1日下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實踐團來到了上杭縣古田村。歷史上,一個彪炳史冊的會議曾在此召開,使古田成為家喻戶曉的革命圣地。到訪古田會議紀念館和古田會議遺址后,徘徊在一件件文物,聆聽著一個個事跡,實踐團了解到古田會議確立建軍路線的徘徊不定與毅然抉擇,瞻仰了革命先輩的砥礪前行,汲取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精神力量。最后,在寧靜肅穆的毛澤東紀念像之前,實踐團成員無聲肅立,向毛澤東同志莊嚴敬禮。
溯本源:土樓何雄奇!忠孝永流傳
8月2日,實踐團探秘了湖坑永定土樓。土樓是客家文化的地基和源泉,凝聚著客家人“忠孝傳家國,詩書教子孫”的家國情懷。在當地客家人的熱情帶領下,實踐團隊員們穿梭于一座座恢宏大氣的龐然大物之中,夯筑的土墻、積淀著悠悠歲月的磚、墻壁和廊道上一幅幅蒼穹有力的題字,處處都標識著的“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客家精神。正是有這樣的精神根系,閩西才能讓革命之火在此繁衍,紅色精神在此賡續。
看今朝:老區換天地,使命開新篇
實踐團在8月3日踏入永定金砂鎮。作為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和鮮明的人文特色的 景點,金砂紅色小鎮不僅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成長,如今也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實踐團隊員們仿佛穿越了時空,來到了那個充滿革命激情的年代。小鎮的街道兩旁,鮮艷的紅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訴說著這里曾經發生的壯烈故事。沿著小道進了張鼎丞故居紀念亭,在殘墻和豐碑中聆聽張鼎丞先生的壯闊的一生。在靜謐的氛圍中,歷史的回響與現實的思考交織在一起,讓實踐團隊員的心靈都受到了洗禮。隨后,實踐團一行又探訪了金谷寺,這座古跡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更見證了永定暴動時期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站在這片土地上,仿佛能窺見當年先烈們為自由與理想而奮斗的身影。而今,一間間商鋪佇立在水墨畫般的景色中、綠意盎然的農田鋪展在小鎮周圍,鄉村振興產品展銷中心與群眾和諧共生力促發展,過去的革命老區儼然改頭換面,迎來了新生。“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我們要更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展銷中心負責人說,“我們會牢記這份使命,延續先輩們的奮斗與付出。”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實踐團的每一位成員都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傳承與發展,也更加堅定了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力量的決心。”
學黨史,悟思想,感文化,促振興。實踐團隊員們愿將這星星之火埋于心間,不斷提升自己,升格人生,有朝一日點燃中華民族復興的燎原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