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下鄉回來也有一段時間了,但腦海中還仍舊是三下鄉中發生的點點滴滴,每每回想起那段難忘的經歷,內心依然激情澎湃。這七天不僅是我們身為青年志愿者服務社會的一段經歷,也是一段洗滌靈魂、提升自己的旅途。
在這些日子里,我們深入基層,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為孩子們開展義教活動,教給他們新鮮有趣的知識;為村里的老人們開展義診活動,幫助他們檢查身體。接下來是我對于本次三下鄉活動的一些思考:
踏上這片土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郁郁蔥蔥的樹林,以及那寬闊無際的田野。田野、山林、挨家挨戶共同構成了一幅幅自然的畫卷。村民們熱情地迎接我們,孩子們的笑容如同陽光般燦爛,讓人瞬間忘卻了一天的疲憊。在我們深入基層的過程中,路過田野邊時,我感受著汗水與土地的親密接觸,看著許許多多馱著背的農名們在田中辛勤耕作,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對農民的辛勤與智慧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這所樸實無華而又充斥著教育氣息的學校——馬安小學,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支教活動。面對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眼神,我們傾盡所能,不僅傳授知識,更試圖激發他們對未來的憧憬。我們講述山外面的更加繁榮、更加發達的世界,鼓勵他們勇敢追夢。孩子們的純真與渴望,讓我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它是改變命運、點亮未來的火種。在第六天的時候我為孩子們上了有關愛國、防火知識科普以及文明禮貌的課程,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我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參與此次三下鄉的決定,以及為鄉村孩子提供更多機會的決心。
圖為志愿者朱旗在授課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毛亮棋 攝
我還在深入群眾的同時觀賞了村子里的那與平時環境中不同的一縷景色——是綠油油的大自然的景色。村子里的挨家挨戶躬身于這山林之間,守護著這一抹綠意。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我們深刻感受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建設美麗家園貢獻一份力量。這次經歷,讓我更加明白,環保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生活態度,需要我們從點滴做起,共同守護這片土地。
在鄉下的第六天早上,我們還舉辦了義診活動,免費為村民檢查身體,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服務大眾。不僅讓我感受到了我的職業的職責所在,也讓我領悟了將知識貫徹于行動,將理論踐行于現實。義診活動我參與的并不多,但通過與孩子們的交流,我得知了村民們都對我們的義診活動非常感謝。于是乎,將這些活動傳承下去的想法油然而生。
圖為服務隊志愿者為村民進行血糖血壓測量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梁瑜卿 攝
“三下鄉”不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次心靈的成長之旅。在這過程中,我們學會了團隊協作,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韌。每一次挑戰,都是成長的契機;每一次困難,都是前進的磨礪。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每一次相遇,感恩每一次成長的機會。這段經歷,如同一顆種子,深埋在我們心中,等待著未來的某一天,生根發芽,開出最美的花朵。
圖為志愿者和同學們的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梁瑜卿 攝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我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友情,更收獲了成長。它讓我深刻理解了“實踐出真知”的道理,讓我看到了農村的美麗與希望,讓我明白了作為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未來的路還很長,但這段經歷將永遠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激勵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不斷前行。
這次經歷,不僅是一次身體上的遠行,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它讓我更加堅信,只要我們心懷夢想,腳踏實地,就能在廣袤的鄉村大地上,書寫出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通訊員 朱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