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為秤,醫案親筆;以心相知,技藝留承
在周印醫生的帶領下,實踐隊員來到昆明大觀中醫診所進行參觀交流學習。
在藥柜前,周醫生告知隊員,藥材的選取是頗為嚴苛的,好的藥材才能治病救人,而醫生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分辨與抓取中,已經能夠做到以手為秤,抓藥分量基本精準了。在病案柜前,周印醫生向隊員展示醫案,手寫的文字記錄下病人的信息與藥方,醫生觀醫案則對就診者情況了然于胸。

在交流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該診所仍舊保留部分比較傳統的中醫理念及治療觀點。周印醫生提起自己學醫的十五年,無論是最初拜師學藝圖存續,還是如今家族學醫衣缽承,其初心都是將中醫文化與技藝代代傳承下去,以造福民眾免受疾病侵害。
溯源貿易處,前路何處尋
為探尋中藥售賣現狀及趨勢,實踐隊員前往云南省昆明市中藥材專業市場與藥材售賣者展開交流。
在交流過程中,實踐隊員了解到,市場內售賣情況最好的是云南的道地藥材三七、天麻,其余大部分藥材處于滯銷狀態。藥材售賣數量整體來說呈下降趨勢,價格呈上漲趨勢;售賣對象為零售偏多,多為養生保健使用,批發對象多為私人中醫診所,總體批發量不多。

對于這一系列售賣現狀,實踐隊員與售賣者進行深入交流,探索背后的原因。售賣者表示,一是無論線上還是線下,售出藥物多是屬“藥食同源”的藥材,其它藥材銷售量較低;二是由于目前中藥材價格不斷升高,售賣難度也隨之加大;三是由于網絡電商的影響,線下購買人數銳減,導致批發市場規?s減,營業額下降,同時因為電商經營成本偏高,所以選擇經營電商的商家仍然是少數。
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讓交易市場重煥活力?對于這個問題,售賣人員指出,首先可以開展一些小型活動來引流,增加市場內人流量;其次希望政策扶持開展電商發展,讓市場跟隨時代進行線上售賣;最后是加強質量監督,同時加強宣傳力度,讓藥材售賣的渠道多樣化。
走訪基層藥店,惠民便利社區
零售藥店作為直接向患者提供藥品和保健服務的機構,它與藥品批發公司鏈接,將大量多種藥品拆零售賣,供應給附近社區的患者,是藥品向下游市場供給的重要一環,保證了醫療衛生事業社會目標的實現。為探究零售藥店的經營現狀,實踐隊員來到了云南連鎖品牌“健之佳”與“一心堂”健康藥房的分店對店員進行采訪。

店員表示,藥房配置有專業藥師,精準指導患者用藥、對癥下藥,現場開具處方藥;而普通店員在職時間越長,對各種藥品的功效越清楚,因云南中藥材資源豐富,不少店員也會采購中藥材自行服用,調養身體;消費者對中成藥、西藥的選擇取決于治療需求,此外,中成藥、保健品的銷量與店內優惠活動、線上買藥平臺的優惠活動密不可分。實踐隊員還發現貨架上還有很多藥店自有品牌,與傳統源頭廠家供貨渠道不同,但通常會更有價格優勢,充分體現市場多樣化。
零售藥店的廣泛分布、連鎖經營有利于滿足附近社區居民的用藥需求,也為應急治療提供幫助,但目前不斷擴大的藥店規模與藥品零售規模不成正比,且已經形成一條街上多家藥店、不同藥店品牌間競爭加劇的現象。藥店品牌繁多、價格差異顯著、健康服務水平不足等問題有待解決。不過,許多藥店也正逐步從單純的產品銷售向更為全面的服務轉型,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商業模式上,更在細微之處彰顯著對顧客關懷的深化。藥店推出的諸如免費測血壓、提供解暑茶等貼心服務,無疑是對傳統經營模式的一次創新。
藥店向服務轉型的這一趨勢,不僅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更是藥店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其背后的理念與實踐值得借鑒與推廣。期望未來更多藥店推出更多創新、實用的服務,共同推動健康產業的繁榮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瑰寶,是5000多年文明的結晶。”中醫藥文化現狀瑕瑜互見:診所雖觀念相對傳統但依舊心懷傳承、市場雖面經營困境卻依然不忘創新之志、藥店雖臨零售難題卻仍持服務之舉,但我們始終相信,通過中醫藥各行業的齊心協力,中醫藥文化定能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
來源: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赴云南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發展暑期社會實踐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