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8日-2024年7月13日,我跟隨廣東醫科大學青壤志愿服務隊來到廣東湛江遂溪縣馬安村為當地孩子們舉辦為期6天的義教活動,包括中醫藥文化宣傳、急救知識、身心健康知識和課外科學知識等方面的課程,致力將健康中國行動擴散到基層,傳遞到祖國未來的花朵上。
7月7日,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一行人踏上了前往馬安村的路途。陽光透過車窗灑在身上,帶著些許燥熱,卻也充滿了期待。我們即將開始為期一周的志愿服務之旅,為那里的孩子們和老人們帶去知識和關愛。路途中我們因為顛簸而有點不適,但我們的內心卻充滿了期待。在車上睡了一覺后我們終于抵達了這個被群山環抱的小村。這里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大自然的寧靜和孩子們純真的笑容。
7月9日上午,我站上了講臺,面對著一群充滿好奇和渴望的小臉龐要為他們上一節普通話推廣課堂。這是我第一次作為老師,心中既緊張又興奮。上課前我心里忍不住想:孩子們會不會不配合我呢?會不會不聽話在課堂上吵鬧呢?上課時孩子們的表現徹底打消了這些顧慮。當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詞語的注音時,我看到了他們眼中的光芒;當他們在繞口令比賽中努力發音,盡管有些吃力,但仍然堅持不懈時,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決心;當他們在朗誦比賽中深情并茂地表達自己對文字的理解時,我看到了他們的成長。那一刻,我明白了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在于激發孩子們內心的潛能,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圖為義教開學前志愿者與其中一位孩子到其他孩子家里走訪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梁瑜卿 攝
7月12日,我們在馬安村衛生站門口開展了義診活動。我負責的是為老人們量血壓。每當我拿起血壓計,我都會感到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我知道,我手中握著的不僅僅是加壓泵,更是老人們的健康監測儀。我認真地為每一位老人測量血壓,仔細聽肱動脈收縮壓與加壓泵施加的壓力相等時血流流動的湍流音以及肱動脈因舒張壓與加壓泵施加的壓力相等時恰好消失的湍流音,“咚咚,咚咚,咚咚……”直到聽診器里沒有了聲音,我記錄下他們的血壓值,希望能夠為他們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面對源源不斷地熱情滿滿的老人們,一開始我感覺有些疲憊,但我的左右兩邊都有隊友同我并肩作戰,一些忙里偷閑的隊友也為我們打水,我的心中也是暖暖的,涌出無限的力量再次以飽滿的熱情為老人們服務。左邊是陳珂冉和鐘滕康同學在忙碌著為老人們測血糖。每一滴血液都蘊含著老人們的健康信息,他們小心翼翼地抽取,細心地檢測,希望能夠及時發現任何潛在的健康問題。在我右邊的是心內科的醫生,他們正在為老人們做心電圖檢查診斷。為了保護隱私,醫生在房間內為老人們做完心電圖檢查后再報告拿出來讓臨床醫生進行診斷和建議。醫生專業和熟練的操作讓我深感敬佩,他們不僅為老人們提供了專業的醫療服務,更為他們帶來了安慰和支持。而在衛生站內,南楠和邱穎瑤同學正在為老人們提供艾灸服務。他們用溫暖的手指輕輕按在老人們的穴位上,讓艾的熱力滲透進老人們的身體,帶來舒適和安寧。他們的服務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愛心和關懷。在整個義診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老人們的感激和幸福。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眼神中充滿了感激和溫暖。他們的每一聲感謝,都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感動。那一刻,我明白了教育的價值不僅僅是提升個人的素質,更是傳遞社會的溫暖和關愛。
圖為志愿者吳偉杰在為村民測量血壓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梁瑜卿 攝
在這幾天的義教生活中,我們不僅要負責教學,還要自己做飯和打地鋪。雖然條件艱苦,但我們卻樂在其中。我們互相幫助,共同克服困難。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讓我們更加珍惜眼前的擁有,也讓我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圖為義診結束合照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梁瑜卿 攝
時光匆匆,轉眼間義教生活即將結束。回顧這段日子,我收獲了太多太多。我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看到了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學會了耐心、責任和關愛。這次義教之旅,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教學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和成長。它讓我明白了,真正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碰撞。我相信,這段經歷將會成為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激勵著我繼續前行,為更多的人帶去溫暖和希望。
(通訊員 吳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