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藝’路同行 雕刻時光”實踐服務團兵分多路,分別奔赴菏澤曹縣、臨沂沂南、濰坊昌樂、濟寧嘉祥以及聊城陽谷五地,開啟了一場別具一格的社會實踐之旅。此次實踐旨在拜訪山東各地的木雕大師,充分發揮學科優勢,通過可視化手段深度挖掘木雕文化的活態傳承與創新,增進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喜愛。
一、“藝韻啟程:菏澤曹縣的木雕大師之約” 在菏澤曹縣,實踐服務團成員拜訪了當地著名木雕大師蔡秀芳老師。蔡秀芳老師投身木雕領域已有數十載,其作品工藝卓絕、風格獨具,蘊含著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蘊。服務團成員們圍繞在大師身旁,聚精會神地聆聽她講述木雕的歷史淵源、工藝流程以及創作心得。
二、“匠心探秘:臨沂沂南木雕的獨特魅力” 在臨沂沂南,實踐服務團踏入木雕工坊,見到了非遺傳承人于鳳寶師傅,他熱情地向實踐團成員展示了沂南木雕的制作流程,從選材到打磨,無不彰顯著他對傳統的堅守與熱愛。沂南木雕注重線條的流暢性、形態的生動性,常以花鳥為題材,極具濃郁地域特色,蘊含深厚文化底蘊。同時,注重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融入現代元素與實用功能,使作品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感。非遺文化乃民族之瑰寶,沂南木雕展現著匠人的技藝,傳遞著民族的精神情感。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將沂南木雕的藝術精髓融入自身創作中,為木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力量。
三、“古韻新聲:濰坊昌樂木雕的傳承與發展” 濰坊昌樂的木雕以其古樸典雅的風格聲名遠揚。實踐服務團在此深入了解了木雕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市場需求。團隊成員與企業負責人就木雕文化的創新發展展開了深入探討,并提出利用數字化、可視化的營銷手段拓展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的建議,獲得了企業方的高度認可。
四、“文化深耕:濟寧嘉祥木雕的技藝追尋” 濟寧嘉祥是著名的木雕之鄉,這里的木雕作品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實踐服務團對山東周廣勝木雕有限公司進行了走訪,深度探尋木雕技藝的傳承與創新之道。在實踐過程中,成員們在周廣勝先生的悉心指導下,親自上手體驗了木雕的制作流程,深刻領略到了這一古老技藝的迷人魅力與精妙所在。同時,他們也積極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通過拍攝視頻、錄制音頻等方式,對木雕制作過程進行了數字化記錄,為后續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成員們紛紛表示,通過此次活動,他們不但獲取了豐富的木雕知識,更切實體會到了非遺傳承人的匠心獨運與創新精神。
五、“文化交融:聊城陽谷木雕的獨特風采” 在聊城陽谷,實踐服務團前往狀元紅紅木文化家具公司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收獲頗豐。非遺傳承人王傳成老師與實踐團成員展開了深入交流。王老師認真講述了陽谷木雕的歷史起源與特點,那充滿歲月痕跡和文化韻味的故事,仿佛將眾人帶回了往昔崢嶸歲月。實踐團成員們全神貫注地聆聽,不時提出問題并與王老師進行互動探討。此次交流不僅讓實踐團成員對陽谷木雕這一非遺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也為傳承和弘揚這一寶貴文化遺產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學們決心將這些珍貴的經驗和深刻的感悟帶回校園,持續傳播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并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青島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藝’路同行 雕刻時光”社會實踐服務團的系列活動,不僅為木雕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讓同學們在實踐中鍛煉了自身專業能力,增強了文化自信,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熱忱與擔當。未來,實踐服務團將繼續努力,為傳承和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讓中華非遺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為耀眼的光芒,讓木雕這一優秀非遺文化在數字化時代必將煥發出更為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