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路的終點是和孩子們遇見,搏礪公益暑期傳統體育夏令營主要以武術為核心課程,開展武術操、八段錦、五步拳、三路長拳等傳統體育項目,輔之以第二課堂——空竹、跳長索、拔河、跳皮筋等興趣拓展活動,除此之外,還有花樣跳繩,排球,足球,運動損傷與預防系列課程。團隊于今年三月份就進入正式籌備,精心準備各種課程和活動。
當查了天氣預報后發現,這里時常下雨,暴雨不斷,我們及時的調整課程,每一堂課都準備了精細化的預案,以應對到達支教場地后的措手不及。活動過程中,記憶猶新的那場突如其來的雨,打的所有人措手不及,慌張的讓孩子們去往可以避雨的教學樓或者餐廳,志愿者和家長像是雨天的衛士,暴雨傾盆,家長和志愿者的傘都傾斜向孩子,不顧自己身上的雨水。那一瞬間我看到的是,傘下的不僅是生命的延續,不僅是教育的延續,更是未來的延續。正如這所希望小學的校訓,像清油河一樣奔騰不息,鍥而不舍。
7月9號凌晨兩點結束會議,結束為活動準備的所有準備,大家集思廣益分工明確,有因為意見不合爭執起來,有因為一個點子而高興的歡呼雀躍,這個會議讓感我受到團隊的魅力,體會到作為隊長發揮所有人長處的重要性。這個活動也如愿辦的精彩紛呈,是我印象中最好的一次,不僅僅是活動內容,更在于活動的準備和組織。內容是體育與思政相結合,依托于商洛當地的紅色景點,如紅二十五軍占領鎮安紀念碑、袁家溝戰斗遺址等等,整個活動以紅色景點作為打卡點,結合紅軍長征經典戰役和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從血戰湘江一直到爬雪山過草地,也使得各個年級的孩子能夠井然有序的完成。活動中的道具可謂是物盡其用、廢物活用,把食堂剩的百十斤土豆作為運輸的食材,向學生家長借了三個竹籃子,結合體育中的障礙跑,模擬戰爭過程中的軍民互助,百姓給后方戰士送物資的場景;用十多個會議室的靠背椅子搭成一座座雪山,用白色的門簾蓋上,模擬爬雪山這個過程;用桌子、體操墊和跳皮筋的皮筋組成了,過草地的場景;用紅色的橫幅當金沙江,上面橫著一根拔河繩,同學們模擬巧渡金沙江……搭配上槍戰的BGM,現場氛圍拉滿。部分學生身著紅軍服,化身戰士,爬雪山過草地,向紅軍戰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大家工作之余不忘調侃,把校長當羊毛薅,將能用的一切物品都價值最大化。
從南京到商南的路程不過20小時,但她能明確的感受到每個隊員的變化,這大概就是出發的魔力,沒有來之前的他們對這里一無所知,能夠準備的僅僅是一小部分,大家都知道前方的未知,但更多的是期待與欣喜。深夜火車上,她和幾個隊員聊天,問他們現在內心的感受,馮玉薇說:“我現在非常激動,我已經興奮的睡不著覺。”去年參加過一次的老隊員,也是今年團隊的副隊長李澤源說:“上一次是對旅程的未知,這一次是對課程的探索。”這群沒有吃過多少苦的00后,這群熱愛體育的體教人,正用著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吃苦耐勞的體育品質,譜寫著鄉村教育的新篇章,挖掘著鄉村孩子們的體育潛力,讓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浸潤著每一位受教育者。
這我是第二次參加支教了,從去年作為活動的負責人和副隊長,到現在的隊長,最大的變化可能就是我沒有那么慌張了。在很多時候,我變成了一個能夠拍板事情的人,還要保證團隊的建設等等。要是問我去年參加支教的原因,我可能會說我是師范生,后面我要當體育老師,我來學習一下教育的實踐,但是你現在要是再問我為什么來支教,我可能會說我真的找不到不來的理由,每次上的課,我每天看到的那些孩子,他一點點的進步,這都是原因。十二天的支教工作很短暫,但教育是一場需要耐心和時間的耕耘,我們或許只是路過,但對于孩子們的教育就像清油河希望小學教學樓上面的那句——奔流不息、鍥而不舍。最后,青春不以山海為遠,志愿只向國家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