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這個夏天永恒而燦爛,讓我有了一個全新的生活體驗。從黃石市到塘埠村的一個小時路程里,從懷揣著希望到滿載而歸的旅途中,我在塘埠村收獲了許多。三尺講堂,書寫著很多人的執著與夢想,對于我而言,很榮幸有這樣一次站在講臺上的機會。從一位大學生轉變到站在講臺上的小老師身份,不再是一次簡單的支教活動,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我正在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自我價值,也很榮幸作為當代青年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教育盡一份力。

回想起自己小學時當時學校來了一批大學生,老師們不僅帶我們學習知識,也會和我們分享他們美好的大學生活和走出這個山村大山以外的世界……讓我對外面的世界又有了新的認識,也堅定了我走出大山考上大學的信念! 這時在我的心里就悄悄的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暗暗自詡長大后我也要去支教!也要像老師們那樣給山區的孩子們帶去星星之火,去喚醒、激發、引導、鼓勵孩子們的童真。
現在我終于實現了支教的夢想,每每走進教室上課,孩子們也和當初的我一樣眼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也充滿了好奇心!我看著這群孩子就想起曾經小小的我,那時的我抬著頭看著支教老師滿眼都是對他們的羨慕與向往。而如今我也成為了一名支教老師,站在講臺上看著他們求知若渴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小時候的我。支教老師和學生的位置互換,是我理想的實現,也是給小小的他們播下希望的種子。
支教期間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后來課堂越來越得心應手,課堂氣氛越來越好,我開始漸漸有了信心。在趣味英語課堂上,孩子們慢慢對英語產生了興趣,開始喜歡上英語課,不再覺得枯燥無味;在多彩美工課堂上,孩子們對剪紙,折紙,繪畫這些技能有了進一步提升,手把手教學孩子們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強。臨走那天,孩子們為我送上他們做的手工作品,很喜歡,也很感動!此外我們實踐隊還組織各種活動,如以預防校園欺凌為主題的“親子課堂”,辯論比賽,文藝表演等,這些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再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也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了鄉村的生活和教育現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對學生的家訪,在家訪過程中發現該地缺乏優良的教師資源,導致當地教育水平不高、學生缺乏學習與發展的機會。這種發現促使我們隊員更加努力地為孩子們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心理支持,為他們打開一扇門,引領他們去往更廣闊的天地。


這14天的支教我真正的懂得了支教的意義,讓我深刻認識到:教育的火種一旦點燃,便能照亮無數生命的未來,教育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是傳遞希望、夢想與可能。它讓我們相信,即便是在最偏遠的角落,也有改變命運的力量在悄然生長。
展望未來,我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到鄉村教育中來,用我們的力量共同搭建起一座座橋梁,連接起城市與鄉村,知識與夢想。我也堅信,每一份付出都會化作孩子們心中不滅的光,照亮他們前行的道路,直至他們走出大山,飛向更廣闊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