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的都市上海,崇明區宛如一顆寧靜的明珠。然而,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空巢老人的現狀卻引人關注。近日,來自上海海洋大學的海洋筑巢小隊,帶著熱情與關愛深入崇明區,開展了以“搭建智慧之橋,連接空巢老人走向世界”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7月28日清晨早上九點筑巢小隊前往裕安村村委,以村委會為原點小隊志愿者在周圍輻射開展調研工作,在馬路上、商店里、公交車站、農貿市場等多地采訪詢問老人。
裕安村的馬路不算特別熱鬧,人來人往大多數為頭發花白的爺爺奶奶。有時候走累了,爺爺奶奶們聚眾在路邊休息,志愿者們或俯身或蹲下認證聆聽爺爺奶奶們的心聲。一位樂呵的大爺笑著咧嘴說:“手機我們都不怎么玩呀,功能太復雜,哈哈,一不小心點錯咯,手機錢沒咯,網上騙子太多了。”筑巢小隊成員們心里一緊,在電信詐騙日益猖獗的今天,年輕人尚且防不勝防,更何況是學習認知功能衰退的爺爺奶奶們呢?想到這里,海洋筑巢小隊更加堅定了為爺爺們普及數字化知識的決心。
在商店里我們采訪了一位80歲的奶奶,奶奶的女兒是商店的店主,她熱心地在旁邊為我們翻譯奶奶的意思。我們問及奶奶是否會使用微信支付時,奶奶的女兒補充道:“現在走到哪里都是微信支付了,但是我們這邊老人多很多都是現金支付的,老人們不太會使用那個。”

圖為值志愿者在商店與老人交談。林奇奇 攝
早上十點的的農貿市場過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賣菜的爺爺奶奶們也得以空閑下來。筑巢小隊的志愿者們來到菜攤前親切的問候了他們與她們聊天。也許是因為常年做生意的緣故,這里的爺爺奶奶更加熱情、開朗。提到每天手機的平均使用時長,他們說:“大都在兩個小時左右,每天也忙著做生意,沒空玩的啦,回家睡覺前倒是會刷刷抖音。”“手機使用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功能一般怎么辦呢?子女、朋友、社區會教您嗎?”志愿者詢問道。“子女呀,一般是問他們的。社區開設有老年大學,但是我們都沒時間過去的。”一位賣雞蛋的回奶奶答道。
通過調查,我們得知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詐騙信息層出不窮,對于老人來說,他們難以分辨真偽,更加容易上當受騙;對于新出現的網絡用語、應用程序等新興的概念,許多老人難以理解,因此只會一些簡單的社交,娛樂方面的軟件。老人普遍上使用智能手機,會基本的社交、娛樂 ,常用微信發語音、聊天,抖音刷視頻,手機上經常收到電信詐騙的騷擾短信、電話等,他們內心擔心點錯,基本不會理睬。 在深入了解老人們的實際需求后,學子們迅速行動起來。她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老人們提供了一對一的指導和幫助。
學子們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和模擬演練,走進社區幫助老人們識別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法和防范措施。為了鞏固學習效果,學子們還特地為老人們準備了防詐騙宣傳手冊,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隨時查閱和學習。

圖為海洋筑巢小隊成員在社區開展宣講。朱佩雯攝
經過實踐調查,上海海洋大學學子們的崇明一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她們不僅收集了大量關于陳家鎮空巢老人互聯網使用情況和電信詐騙防范意識的寶貴數據,更為老人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支持。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學子們深刻體會到了關愛老年人、傳遞正能量的重要性。通過本次調研活動,海洋筑巢小隊深入了解了陳家鎮展宏村、鐵塔村、裕安村老年人當下的互聯網使用現狀,她們表示:秉承初心,實踐調研,我們將會在后面的社區宣講活動中利用自己智慧為普及老年群體的互聯網使用的貢獻青春力量。

圖為海洋筑巢小隊宣講后與裕安村老人合影。朱佩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