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教育是培養兒童受教育者的相關科學、性道德和性文明教育的社會化過程,對中國兒童心理生理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024年7月20日-8月5日,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星跡計劃”社會實踐隊成員展開相關調研活動,以訪談和調查問卷的形式廣泛搜集我國兒童性教育的現存情況,也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促進家庭兒童性教育正確實施的若干建議,希望能為中國家庭兒童性教育的發展增添一份力量。
前期準備穩基礎“星跡計劃”志愿服務隊隊員積極查閱資料,深度思考。目前中國的性教育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性教育內容單一、貧乏。大多數學校只是在生理課上簡單地介紹一下生殖器官和生理周期等基礎知識,而忽略了性別平等、性行為安全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此外,由于性教育在中國仍然存在著文化和道德的障礙,因此許多學校和家長不愿意談論這個話題,使得性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被忽視和邊緣化。 對中國兒童性教育問題的清醒認知,有利于進一步挖掘我國性教育的可取之處與不足之處。同時,實踐隊召開前期會議,詳細介紹了本次實踐活動的流程與分工,實踐隊員各抒己見,相互探討,批駁改進,為圓滿完成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實踐隊隊長開展前期工作會議。
中期實踐展調研實踐隊員從多角度進行探索,了解我國不同視角下的性教育發展水平現狀。一方面對部分教師、家長進行訪談,深入了解當下學生性教育的環境。一方面,將調查問卷分為男女生版,同比例在學生區群體進行調查尋訪,獲取大量的數據來了解當下高年級學生性教育知識水平和性教育學習意愿。
從調查中實踐隊員們發現,許多高年級學生紛紛表示,自己受到過的家庭性教育幾乎為零,原因是在于作為家庭教育者的家長本身性教育基礎知識就嚴重不足,對孩子性教育態度保守,認為“到了年紀就懂了”家長和在無形中對作為教育者的責任的推卸,這不僅會影響親子情感的聯結,還會影響兒童身心全面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通過對老師的訪談,實踐隊員們了解到由于教育資源不均衡,很多地區的學校沒有足夠的資金、師資和教材,無法有效地開展兒童性教育。此外,性教育內容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學校在開展兒童性教育時,缺乏統一的課程體系和標準化的教材,這會導致教育的效果無法保證。
而在現實生活中,性教育缺乏的狀況其實遠比數據更令人觸目驚心。家長對兒童進行性教育實踐時缺乏科學的理論指導,尤其在相對封閉落后的地區,兒童性教育情況更是窘迫。科學的性教育不僅包括傳授解剖結構和生理衛生方面的基礎知識,還強調端正兒童對兩性的態度,它關系著個體的身心健康發展,關系著整個家庭的穩定與幸福,更關系著全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所以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會積極探尋科學合理的方式,既讓家長重視家庭性教育,面對孩子不再羞于啟齒,也讓兒童更好地接受適宜的性教育。

圖為學生填寫調查問卷。
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實踐隊員對于我國現階段的家庭兒童性教育的現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調研過程中,團隊一直在克服種種開展家庭性教育調研的困難,希望利用所學所得構建出正確可行的家庭性教育模式。這不是一件朝令夕改的事情,兒童性教育的落實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目前國家重視為兒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務,社會風氣也逐漸變得包容、開放,這是開展兒童性教育最好的時代。團隊接下來會繼續開展相關實踐活動,希望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家長能意識到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家庭能夠成為兒童性教育的搖籃,越來越多的兒童都能擁有一個陽光、健康、溫暖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