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理工學院教育學院社會實踐宣講隊:賡續海絲歷史,體悟文化魅力
多彩大學生網 石獅8月12日電(通訊員: 余竑墨 張久德 蔡琳)
為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及重要指示,深化青年學子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感認同和行動追隨,沿著習總書記的福建足跡在實踐中體悟生態文明發展、文化發展歷程、經濟可持續發展。2024年7月15日,閩南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宣講隊前往晉江五店市,與這片承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古老街區展開談話。在走訪過程中,宣講隊員們了解到這些建筑背后蘊含的家族傳承、閩南風俗以及建筑工藝的精妙之處。每一塊磚石、每一道木雕都凝聚著先輩們的智慧和心血。通過前期調研,宣講隊員們向來往的游客講解起仍被完整保留著的閩南特色的“皇宮起”特色建筑,蔡氏宗祠等,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歷史文化。在與當地居民和手工藝人的交流中,和對南音悠揚旋律,木偶戲精彩表演的觀看中,讓宣講隊員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生命力。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藝術形式,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們在傳承中不斷創新,與現代社會相融合,為生活增添了豐富的色彩。未來,宣講隊員們將不斷向更多的人傳輸,為實現歷史的傳承與創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為宣講隊成員于晉江五店市進行宣講 張佳慶 攝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奉獻精神,閩南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宣講隊7月16日來到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在本次宣講活動開展前,宣講隊組織隊員們奔赴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進行實地考察、觀摩與學習,館內設有詳細的區塊介紹,陳列文物之多,種類之繁。宣講隊員們在作坊前認真聆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的介紹與講解,仔細觀摩其高超技藝的展示與運用,感受古老文化的熏陶與歷久彌新的朝氣,館內薈萃瑰寶,氤氳民俗風氣,泉腔之韻余音繞梁。學習結束后,隊員們將筆記與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納整合,取其精華,撰寫出語言簡明凝練、內容通俗易懂的講解文書,為后續的宣講活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做好充足準備。宣講隊員們在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以高度的歷史自覺與文化自信擔當起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明白了為連通“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重要意義,需要發揮好中流砥柱的核心能力。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帶動著宣講隊員的思緒,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思考著如何做好傳承工作,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時身體力行,以宣講的形式頌揚人們心中,成為了宣講隊員們對未來探索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接繼動力。

圖為宣講隊成員于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對游客進行宣講 張佳慶 攝
為深入學習南洋華僑的拓荒歲月以及艱辛歷程。2024年7月16日,閩南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宣講隊來到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進行調研以及宣講活動,在學習的同時感受屬于華僑同胞們身上的那份堅守以及奮斗的精神。在進入博物館后,宣講隊員們根據先前查詢的資料以及相關史實開始了各板塊的義務宣講工作。宣講隊員們各司其職,根據不同的板塊內容進行創新試講,將館內的現代多媒體以及史實材料進行結合,提高講解質量及效果,將華僑精神更好的傳達給游客們。通過本次的華僑歷史博物館宣講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到了華僑奮斗與拼搏的那段艱苦的歲月,在進行宣講過程之中,也有發現一位老華僑入館參觀,他也講解了屬于他的那份獨特記憶,并講到:“華僑歷史傳承下來的那一份不怕困難,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我們華僑一直以來秉持的思想,今天看到你們年輕人有在傳承這個歷史,我覺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結束后,宣講隊員們也進行了宣講總結及討論,總結本次宣講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重難點。為后續的宣講活動做準備。
通過此次宣講實踐活動,宣講隊隊員們深入了解了泉州地區的華僑歷史以及非遺文化,意識到了文化創新對于文化產業以及文化傳承的重要驅動力,更在實踐中體悟到了博物館在實現文創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宣講隊員也表示將不斷致力于推動泉州石獅地區文化傳承發展,努力貢獻屬于閩南理工學院的智慧與力量。

圖為宣講隊成員于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進行宣講 饒倬寧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