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5日-20日,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經貿學院小經心實踐隊深入廣州市白云區鐘落潭鎮黎家塘村開展探尋古村落系列活動。此次活動圍繞“古韻今風,探尋村落記憶”的核心主題,開展了古村落歷史調研、清潔古村落、村內老人訪談等活動,探索與挖掘這片土地上的歷史文化底蘊,激發新時代鄉村文化活力,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助鄉興文旅
在經貿學院會展專業系主任關晶和實踐隊指導老師黎靜的率領下,小經心實踐隊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深入黎家塘村,就黎家塘村文旅開發進行深入調研。關晶老師與黎家塘村黨委書記劉達權、黨委副書記謝燕芳對黎家塘村文旅開發與潛在發展方向的多個方面進行了細致交流。

一是雙方共同探討了黎家塘村的文化旅游資源,包括古村落建筑、古樹名木、村落特色美食、傳統技藝、農耕文化等潛在開發點;二是就如何通過鄉村“科普+文化+旅游”農旅融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出了創新思路;三是就如何提升村民參與度,充分挖掘傳統技藝人、特色美食,確保旅游開發惠及全村,并交換了意見。此次調研不僅為黎家塘村提供了專業指導,也為經貿學院師生搭建了實踐平臺,共同助力鄉村旅游成為黎家塘村的新亮點。
圖為小經心實踐隊成員對村落歷史資料進行收集整理 隊員鐘雨琪攝
在調研過程中,劉書記還為小經心實踐隊提供了黎家塘村的村志資料。這份珍貴的資料詳細記錄了黎家塘村的古村落、傳統農業用具、古生活用具以及豐富的村史文化。
清掃護古村
為了構建美麗和諧的古舊村落生態系統,讓古舊村落“活”起來、“美”起來,小經心實踐隊前往黎家塘村古村落,開展清掃活動。實踐隊成員們對古村落門樓周邊環境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清掃。通過分工合作,有的撿拾地面垃圾,有的清掃積塵,還有的鏟除雜草,確保古村落門樓及其周邊環境的整潔與美觀,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古村落環境保護和綠美鄉村建設。此次清掃活動不僅有效提升了古村落的環境衛生水平,還進一步增強了實踐隊成員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圖為小經心實踐隊成員對古村落周邊環境進行打掃 隊員許玉茹攝
“美食驅動”新引擎
為了以地方美食為“小切口”,展現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大視角”,小經心實踐隊深入黎家塘村,挖掘并推廣黎家塘村當地特色美食——臭屁醋浸雞,探尋是否可以以“醋浸雞”為支點,打造黎家塘村獨特的“臭屁醋”美食IP,吸引游客前來品嘗,為黎家塘村經濟提質增效,發展地方特色美食為黎家塘村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圖為小經心實踐隊探訪醋浸雞制作商鋪 隊員童安琪攝
小經心實踐隊發現黎家塘村經營長達11年的臭屁醋農莊,對農莊負責人和顧客展開訪談,了解到,臭屁醋浸雞選用秘方釀造的臭屁醋,搭配五谷雜糧喂養的走地雞與香煎白鯽湯底,味道獨特,聞臭食香,健脾開胃,尤其適合廣東濕熱夏季。此特色美食不僅美味,更富含營養,被譽為婦女“坐月子”的佳品。“臭屁醋”歷經100天自然發酵,醋香濃郁,常伴新鮮食材食用,具有消殺細菌、軟化血管等健康功效,因而得名“長壽醋”。
圖為“臭屁醋”實物圖 隊員童安琪攝
小經心實踐隊還將繼續積極探索臭屁醋浸雞的經濟潛力,推動食品領域老字號創新發展,挖掘地方特色食品歷史淵源,講好黎家塘特色食品故事,展現黎家塘特色食品獨特“味道”。探索以地方美食為賣點,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傳統美食產業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為鄉村振興及鎮域經濟發展提供青年“智力”支持。
古韻門樓映輝煌
小經心實踐隊踏足黎家塘村古村落,深入探索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盡管古村落內人跡稀少,建筑略有殘損,但仍有多座保存完好的門樓,這些都成為了當地的文化瑰寶,那份古樸與寧靜卻讓人流連忘返。
行走其間,實踐隊成員們被幾處保存完好的門樓深深吸引。“西寧里”、“長樂里”、“迎峯里巷”等字樣赫然在目,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嶺南文化的印記。門樓之下,仿佛能穿越時空,感受到昔日繁華與生活的氣息。此次探訪,小經心實踐隊不僅領略了古村落的建筑之美,更深刻品味了嶺南文化的獨特韻味。

圖為小經心實踐隊探訪古村落內留存門樓 隊員許玉茹攝
那些關于古村歷史文化的點點滴滴,照亮了小經心實踐隊員們的心田。這次深入古村的探訪,不僅讓他們領略了黎家塘村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更讓他們感受到了老一輩人對這片土地的深情厚誼,他們會繼續致力于保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加大農村地區文化遺產遺跡保護力度,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賦予黎家塘村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