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業是富國的根本,為增強大學生“賡續紅色血脈,探訪實業興國道路”的意識,南京審計大學“文心”實踐小分隊于2024年七月初開始持續到八月中旬實地探訪與各地實業交通有關的多處景點,以此探究新形勢下交通實業景點的發展方向。
“文心”實踐小分隊首先來到南京下關火車主題公園。公園以“鐵路文化”為核心理念,保護并展示了南京地區豐富的鐵路文物和歷史遺跡。團隊成員先參觀了具有民國特色的老式火車站候車廳和南京下西關火車主題公園紀念碑,并在參觀過程中深刻意識到建立紅色實業景點的重要性。接著,成員們來到沿用傳統綠皮火車的造型的火車車廂,發現其中幾節車廂被改造成了茶餐廳,以此滿足游人沉浸式體驗的需要。這種極具創新意識的改變讓成員們體會到傳統實業應當集學習歷史、享受生活、特色旅游為一體,并以此為契機發展特色產業,實現多樣化發展,推陳出新。南京下關火車主題公園的實地參觀推動成員們進一步思考紅色實業景點應當如何發展創新。

“文心”實踐小隊分隊成員還調研了硚口民族工業博物館。成員們依次參觀了硚口百訪手工業展廳、民族工業展廳以及新中國工業展廳。于硚口百訪手工業展廳中,成員們看著復刻出的大批手工業者匯集硚口的場景,聽著講解員細致生動的描述,仿佛已親臨其境。于民族工業展廳中,成員們了解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后,硚口民族工業的發展盛況。于新中國工業展廳中,成員們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后,硚口工業的新生。成員們為如此精心布置的博物館無人問津感到惋惜。如此有意義的歷史,那么多了不起的“第一”鮮為人知,實業景點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前來參觀學習讓成員們陷入深思。

繼下關西火車主題公園和硚口民族工業博物館的參觀學習后, “文心”實踐小分隊來到了江蘇省南通市大生碼頭,感受水路交通運輸。成員了解到這座大生碼頭是南通唐閘古鎮的重要文化遺產之一,見證了唐閘古鎮的繁榮和變遷。如今這里不僅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景點,也還仍然保持著碼頭貨運的本體功能。汽船上的“皖六安”的標記吸引了成員的注意力,一旁的標識介紹更加明確大生碼頭對于近代化的重要意義。近代工業、實業的生長發展離不開鐵路、公路和水運。大生碼頭的存在加速了工業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促進了工業的發展。同時,交通的便利也擴大了產品的市場范圍,加速了商品的流通和銷售。可見,紅色實業景點的保留有利于廣大民營企業家和青少年了解實業興國的歷史和意義。

經過多處交通實業景點的走訪,“文心”實踐小分隊認為:傳承、弘揚、創新需要三位一體,不僅僅要保護好傳統交通實業景點,更需要通過創新發展來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交通實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相信億萬人民必將賡續紅色血脈,在實業道路上愛國、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