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越來越多的青年大學生參與支教、支邊服務,將青春奉獻社會、報效祖國。他們胸懷“國之大者”,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做一個有理想、有擔當的新時代大學生。為傳播國學與推廣普通話,煙臺大學語同聲社會實踐隊以UBD逆向思維的模式,采用情境教學法并結合互聯網+與教學,探究我國璀璨歷史長河中的國學教育和傳統文化的調研。團隊于2023年7月7日—2023年7月15日赴煙臺市萊山區與芝罘區御龍山開展暑期支教活動。活動期間,實踐團為當地的孩子們帶去笠翁對韻、千字文、國學辯論等課程,真正走進當地學生。
“UbD”教學模式是團隊特色教學設計,它意為“促進理解的教學設計”,旨在以逆向的教學設計理念更有效地提升當地學生的國學核心素養和普通話的情景遷移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國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握國學與普通話課程下的性質、規律以及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實現“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國學教學轉變,從而使教學活動真正實現數字化、創新化、專業化、多樣化。它將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融為一體,將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以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問題為切入點,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所學知識并能夠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同時,也著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在各個領域都擁有廣泛的知識儲備和應用能力。借助 UbD 模式,極大促進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不僅僅是記憶它們。我們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建立深層次的理解,而不僅僅是表面的記憶。例如,我們使用案例研究、問題解決和實驗室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和技能。應用是 UbD 模式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幫助學生達到真正的知識遷移與應用。我們設計課程來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實際問題聯系起來,并解決這些問題。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順利結束。在本次前往煙臺市萊山區和芝罘區進行的支教社會實踐活動中,身為大學生的我們雖然教學經驗尚淺,但我們能夠結合自身所學專業和知識體系認真備課上課,竭盡全力向學生傾囊相授。我們采取了Ubd與互聯網+的新型教學模式,注重鍛煉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在短期內激發孩子們的興趣、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其中支教受益人數有200余人次,開設課堂約50節,調研報告十余篇。在實踐期間實踐團隊還接受了教師行業的老前輩在教學上的指導,體會教師行業的辛苦與培育祖國未來棟梁的責任重大,更加深刻認識到了推廣普通話與傳承國學的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