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在曲阜師范大學“揚師德師風,促文化交流”志愿服務實踐團的帶領下,來自德國、瑞士、俄羅斯、西班牙、韓國等35個國家160余名代表走進曲阜師范大學,參加國際青年交流大會,參訪中國教師博物館(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共同探尋中華師道精神,共讀孔子的智慧。
下午兩點時分,大家到達曲阜師范大學的西聯教室,這時志愿者們早已準備好了迎接的儀式。志愿者們身穿特色的漢服服飾,整齊排列在教室門口,迎接著到場的外國代表。她們展示了中國古代禮制的迎賓舞蹈,莊重、優雅,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外國友人。他們紛紛圍繞在舞蹈演員周圍合影留念,記錄下這美好的時刻。
圖為志愿者們表演迎賓舞蹈。 陳小雨供圖。
除了迎賓禮,志愿者們還準備了一項特別的活動——拓印孔子行教像。志愿者們為外國友人準備了拓印工具和紙張,耐心地向他們講解拓印的過程和技巧。雖然外國友人是第一次接觸拓印,但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導下,他們都充滿了積極嘗試。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他們一遍遍地練習,經過多次嘗試,都終于成功完成了令人滿意的作品。
此后,中外青年們前往曲阜師范大學西區音樂廳觀看表演。在音樂廳,參與活動的青年們欣賞了一場精彩的舞劇——《杏壇弦歌》。該舞劇以孔子對教育的追求為主題,通過精美的編舞和動人的音樂,生動地展現了孔子崇尚教育的理念和他對于培養人才的獨特見解。觀眾們被舞者們優雅的身姿和精湛的舞技所折服,感受到了孔子智慧與教育的力量。活動的高潮是由一位志愿者用七種不同的樂器表演《魚水情》。他巧妙地運用蕭、竹笛、巴烏、塤和葫蘆絲等樂器,演奏出悠揚動人的音樂。外國青年們屏息聆聽,他們被這位志愿者的才華所折服,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國民樂的獨特韻味。在茶藝表演中,一位志愿者展示了中國傳統的茶道文化。她手持精致的茶具,一遍泡茶,一邊講解茶的種類、泡茶的技巧和茶文化的內涵。外國青年們聚精會神地觀看著,他們感受到了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作為中國古代尊師重教的傳統儀式,拜師禮也成為活動中的一部分。志愿者們以傳統的儀式和動作,向外國友人展示了拜師的過程。他們講解了拜師禮的意義和價值,讓外國青年們親身體驗到了中國古代教育中尊師重教的重要性。

圖為志愿者們表演拜師禮。 陳小雨 供圖。
志愿者們還給外國青年提供了剪紙體驗。剪紙作為中國的傳統手工藝,以其精細的刀法和豐富多樣的圖案設計而聞名。志愿者們向外國友人們介紹了剪紙的歷史和技巧,并帶領他們親手嘗試剪紙。外國青年們紛紛揮動剪刀,用心地將紙張剪出各種美麗的形狀和圖案。在剪紙的過程中,他們不僅感受到了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也領略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最后中華漢服走秀中,參與活動的志愿者們身著華麗的漢服,以莊重而優雅的姿態走上舞臺。他們展示了不同款式的漢服,通過細致的講解,介紹了漢服的歷史、設計和文化內涵。外國青年們著迷地欣賞著志愿者們的漢服表演,感受到了漢服的獨特魅力,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傳統服飾的豐富多彩。交流活動的最后,中外青年共同穿上漢服,并在倡議書上鄭重簽名,一致響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出的全球文明倡議。
圖為中外青年發出倡議。 陳小雨 供圖。
相信在未來,曲阜師范大學“揚師德師風,促中外交流”志愿服務團隊將繼續發揚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推動國際青年交流作出更大的貢獻。他們將繼續致力于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青年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為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包容和繁榮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