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學生網馬鞍山6月20日電(通訊員 李京澤 孫文慧)
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2023年6月20日,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安徽工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赴紅色基地“尋歷史足跡,揚紅色精神”實踐隊前往馬鞍山市和平樓社區針對紅色精神對居民展開采訪。
團隊成員在到達和平樓社區后,對居民進行隨機采訪調研。其中一位老奶奶的回答使隊員們動容。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改革開放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當實踐隊員問到相對于您自己,改革開放之前甚至更前的那個年代的一些生活和現在相比有哪些變化時,老人家明顯有深刻的印象。那時候生活還不富足,吃住穿條件都不好。比如最普通的衣服,不像現在的衣服都穿不完,一般一件衣服夏天改完冬天改,改來改去穿一年,老奶奶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當時下田干活滿身大汗卻沒有衣服換;當時還沒有自動化,毛豆要手割,高梁什么的也要大家伙一起割,住的是草房子,躺的是蘆葦席子,吃的也不好,甚至剩飯剩菜也不舍得扔。老奶奶七十歲的時候回了趟家,看見發黃的毛豆都還不割,她問有人說青年人都去外面打工啦,只有老年人在家,等著機器來收。周圍的爺爺奶奶也都跟實踐隊員們分享他們家鄉的變化。
當隊員們問到:您經過這種世紀的變遷,您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怎么做?她這么告訴隊員們:你們現在就是生活在幸福的好時代。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要教育好下一代。你們沒真正見過當時日本軍人,不知道的人想想這些,就像是做夢一樣。但你們要時刻牢記中國共產黨的光榮事跡,將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傳承下去.要記住,要不是毛主席、不是共產黨,哪有現在的這些條件,哪有這么幸福的生活。這都是共產黨和毛主席打下來的。
關于實踐隊員們的種種問題,這位老奶奶都一一做了回答。通過采訪,隊員們了解到,這些爺爺奶奶們大多數都已經六七十歲了,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90多歲了,都已經是子孫滿堂了。他們當中大部分人是沒有上過學的,只有極少一部分人上過學,他們聽不懂那些文鄒鄒的詞匯,但是從實踐隊員與他們交談過程中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幸福。他們不會很多漂亮的贊美之詞,他們常掛在嘴邊的就是:現在的生活變好了,共產黨為人民帶來了好生活。
通過這次采訪活動,實踐隊員們了解到了這些爺爺奶奶那一輩人小時候的生活,通過他們的講述,隊員們也確切地感受到從抗戰勝利到改革開放到如今,多年以來人民生活的變化。他們小時候擔心的是能不能吃飽,而在如今這個物質豐裕的時代,人們更多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裕。而無論哪一代人,中國人民心中所敬畏的紅色精神都是同樣的,中國人民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他們經歷過戰爭,他們知道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一條條生命換來的,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好生活;但對新時代青年來說,新時代青年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目光所至,皆為華夏,五星閃耀,皆為信仰。

圖為實踐隊員在與老人們交流。通訊員 孫文慧 供圖

圖為實踐隊員在與老人們交流。通訊員 朱豫睿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