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氣候的逐漸變暖,對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也帶來了愈發嚴重的影響,逼迫著人類不得不開展更多的行動來應對這一挑戰。而農業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也是具有碳匯效應的關鍵行業,推動農林碳匯進入碳交易市場成為低碳減排的必要之舉,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同時也對發展綠色農業,保持生態平衡有著重大影響。農業碳中和是指通過減少農業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來實現農業生產的零排放狀態。通過碳中和,借助農作物的固碳能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能有效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化發展,使得農業發展更加可持續化。
在此背景下,7月7日,安徽財經大學暑期綠農椿視調研隊來到了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龍亢農場開展暑假調研活動。團隊通過實地走訪龍亢農場,團隊成員真實感受到碳普惠驅動背景下數字科技技術對龍亢農場農業發展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龍亢農場,我們收獲了不可測量的寶貴體驗,團隊并前去將田地土地實地觀察農業科技儀器對農業作物生長的促進作用。農場通過數字化孿生科技技術與各種高精度儀器對農作物實地展開勘測,實時精準觀測農作物生長數據,并對其進行勘測調控。團隊通過前往儀器存放地通過專家的實時講解了解各種國內國外高科技儀器使用方法,并了解植物繁衍繁殖的過程是多么的神秘;我們還體會了圓桌會議的重要性,通過與專家進行實時會議現場提問,了解了農作物與碳匯排放的相關政策及其實施情況,并通過提出大量建議對碳普惠與農業金融市場相結合,對農碳普惠的發展貢獻了團隊的力量。
通過這次碳普惠驅動背景下科技助農社會實踐使我切身感受到了科技對農業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萍疾粌H為農民提供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還為農業銷售和信息服務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和平臺。同時,科技助農還促進了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了農業與環境的和諧共存。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農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