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學子赴湖南紫鵲界梯田調研
一、開展時間:2023年8月22日開展地點: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 紫鵲界梯田景區實踐形式:實地走訪、問卷調查實踐項目內容:1、實踐團游覽中紫鵲界梯田景區 2、實踐團對景區內部人員以及景區游客進行問卷調查,收集、整理并分析問卷調查的結果實踐目的:1、深入了解并推廣宣傳紫鵲界梯田農業文化遺產,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活化利用及保護 二、1、實踐過程開展記錄8月22日下午我們團隊到達紫鵲界梯田景區,按照約定,我們首先與景區內部工作人員見面,并對他進行采訪。采訪結束后,我們開始游覽景區,了解景區內紫鵲界梯田農業文化遺產。
隨后我們便對景區內的游客隨機進行問卷調查。
2、實踐已有成果內容紫鵲界梯田風景名勝區是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2018年4月19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為包括湖南新化紫鵲界梯田在內的中國南方稻作梯田等4個中國項目獲得“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正式授牌。
紫鵲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屬雪峰山脈奉家山體系,最高處海拔1585米,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其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最早為苗瑤兩族祖先開創,是南方稻作文化和苗瑤山地漁獵文化交融揉合的歷史遺存,是人與自然的偉大杰作。
梯田地處梅山腹地,古梅山經過漫長演化、沉淀、創新與融合形成的獨特地域文化—梅山文化,在這片熱土上經久流傳。這里民風淳樸,苗瑤風俗依然如故,山歌、民歌,情歌婦孺皆知,廣為傳頌。草龍舞、儺舞儺戲風格古樸、原始神秘;民居建筑、地方飲食、武術、宗教等個性突出,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總結:紫鵲界梯田起源于兩千多年前,是我國輝煌燦爛的農耕文明的真實寫照,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化更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紫鵲界梯田進行的景區化開發是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活化利用的一次較為成功的嘗試,對紫鵲界梯田這一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作用,同時對我國農業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及保護提供了經驗與借鑒。(2)通過我們對景區內工作人員和游客的采訪,我們發現大家對紫鵲界梯田景區對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作用持肯定態度,同時他們也認為農業文化遺產資源活化利用很有必要,他們也為宣傳農業文化遺產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各大短視頻平臺、書籍、日刊等。
實踐團對景區內部工作人員的采訪
作者:中南大學商學院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東興鎮描繪河暢水清生態畫卷調查報告
-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面臨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劣,如溫室效應嚴重,夏季高溫來襲,河流污染嚴重等。自十八大以來,我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 08-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安陆市|
湾仔区|
青龙|
元江|
庆城县|
隆昌县|
三台县|
德令哈市|
水城县|
扬州市|
敦化市|
柏乡县|
格尔木市|
将乐县|
墨玉县|
婺源县|
竹北市|
大兴区|
郎溪县|
邢台市|
扎鲁特旗|
高唐县|
岳阳市|
子洲县|
尖扎县|
龙江县|
抚顺县|
当涂县|
嵊州市|
太仓市|
清水河县|
北辰区|
雷波县|
鄂州市|
怀仁县|
棋牌|
博罗县|
溧阳市|
名山县|
常山县|